所屬欄目:工業(yè)設計論文 發(fā)布日期:2020-01-19 11:11 熱度:
摘要: 地基作為支撐工程結構物的基礎,必須確保地基承載力符合工程實際需求。本文以鋼鐵一路工程為依托,對比多種地基處理方式,結合工程地質情況,提出本工程道路路基和橋梁路基的處理方式。
關鍵詞: 公路工程; 沿海地區(qū); 軟土地基; 措施
1 工程概況
鋼鐵一路位于江蘇省連方港市徐圩新區(qū)內,道路為南北走向,為城市次干道。道路路線起于疏港大道,自北向南與鋼鐵大道相交,終于蘇海路,路線里程為 2. 829 km,道路紅線寬為 30 m,設計車速為 40 km/h。該地區(qū)地貌類型屬于濱海相沉積地貌,內部鹽田溝塘縱橫交錯,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道路范圍的大部分區(qū)域存在雜填土、粉質黏土、淤泥土等不良土層。為保證道路路基的穩(wěn)定,道路基礎應具有較大的模量,有必要對現(xiàn)有軟土地基進行工程技術處理。為此,本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從因地制宜、經濟、安全環(huán)保的角度出發(fā),采取合適的地基處理措施,使道路設計更加安全經濟合理。
2 工程地質情況
徐圩新區(qū)的地表高程最低為-2. 65 m,最高為 3. 7 m,地表起伏較小,地勢較為平坦,屬于濱海相沉積地貌。該地區(qū)的氣候濕潤,年降水量約為 940 mm,道路場地東側約 6 km 為黃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 2. 70 mm/a,對道路工程建設的影響較小。道路沿線場地以魚( 蝦) 塘、鹽田為主,整體地形較為平坦、開闊。本場地臨近斷裂構造帶,但構造活動處于穩(wěn)定期,對道路工程的建設影響也較小。從區(qū)域地質資料的研究成果來看,道路區(qū)域主要為第四系松散沉積層,分為粉質黏土層( 厚度 0. 2 m~ 1. 6 m,含雜填土) 、粉質黏土層( 層厚 1. 2 m~ 2. 1 m) 、淤泥層( 層厚 12. 5 m ~ 13. 3 m) 、淤泥質黏土層( 3. 3 m~ 5. 0 m) 和粉質黏土層( 層厚 0. 6 m~ 5. 0 m) 。總體來看,徐圩新區(qū)的軟弱土層以淤泥或淤泥質粉質黏土為主,該層具較高的壓縮性,地基承載力較低,一般不超過 60 kPa,工程地質性能極差,在道路路基路面設計時需重點考慮。根據(jù)工程項目道路設計方案的技術要求,結合實際地形地貌及地質情況,應對道路沿線范圍內的軟弱土層采取合理的工程處理措施。
3 軟土地基處理形式分析
3. 1 淺層軟土地基處理方式拋石擠淤地基處理方法主要針對液性指數(shù)大、土層厚度小、表層無硬殼層的軟弱地層,在石料來源豐富的地區(qū)使用該地基處理方法具有縮短工期、經濟節(jié)約的效果。拋石擠淤的方法的處理厚度一般在 3 m 以內,主要用在土層厚度較小的魚塘、溝渠、坑穴等軟弱地層,也作為深厚軟土道路路基的淺層置換方法[1]。將毛石、片石按順序、有規(guī)律拋填,要用人工配合、有規(guī)律擺布,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使其石塊間隙盡量縮小,趨于緊密,并將擠出的淤泥隨時清除; 根據(jù)拋石層的情況,若其承載力能夠保證壓路機的正常行駛時,可用重型振動式壓路機進行壓實,碾壓宜分層壓實,使所拋石塊不再下沉為止,碾壓輪轍需不大于 5 cm; 如地下水位較高時,在拋石頂面水位以上回填 30 cm 厚中粗砂找平層,并且壓實; 在找平層上面要回填一定厚度的不透水材料,確保路基填土面干燥。
3. 2 樁體復合地基處理效果的比較復合地基處理是通過將不同剛度的材料進行合理搭配,通常是將各類樁體( 包括碎石樁、水泥攪拌樁、旋噴樁和 CFG 樁等) 打入土體中,利用樁體對地基的擠密和樁體摩擦作用實現(xiàn)樁體和土共同承擔上部荷載的目標,從而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降低沉降的目的[4]。碎石樁是利用振沖設備將碎石材料充實到軟土地基內的預成孔中,從而使碎石樁與樁間土共同形成復合地基,可用于飽和粉細砂土層的地基加固,利用樁體對土體的擠密和振密作用來提高地基的抗剪強度和承載力,減少土體的孔隙比,可有效防止在強震時的砂土液化,根據(jù)以往工程經驗,碎石樁法特別適用于飽和砂土、粉土路段。
4 鋼鐵一路的路基處理方式
4. 1 鋼鐵一路路基處理參照連云港地區(qū)其他道路的路基處理方式,并結合鋼鐵一路的地勘資料,確定本工程的路基處理方式及山場碎石土拋填深度。對于填方路段的地基,在路基施工前應先清除地表植物及雜草,機動車道下填筑不小于 180 cm 山場碎石土,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填筑不小于 80 cm 山場碎石土。對于挖方及低填方段的路基,先開挖至路槽底面設計標高位置,然后采用山場的碎石填充,并采用大噸位壓路機壓實。機動車道的填筑山場碎石土的厚度不宜小于 180 cm,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填筑山場碎石土的厚度不宜小于 80 cm。魚塘、溝渠段路基處理方式: 道路經過魚塘、溝渠段應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處理,河塘段需清除底部軟土( 沿線溝渠底部淤泥厚度一般為 0. 3 ~ 0. 9 m) ,對用地范圍內的河塘,清淤回填山場碎石土至路床底,機動車道保證填筑不小于 180 cm 山場碎石土。
4. 2 橋頭路基處理借鑒徐圩新區(qū)橋頭處理方案的成功案例,對于本路段范圍內的新納潮河大橋采用水泥攪拌樁處理復合地基方式進行地基處理加固,從而減少橋梁結構與道路結構之間的差異沉降。水泥攪拌樁采用等邊三角形的布置形式,樁徑為 0. 5 m,樁長以穿透軟土層下不少于 0. 5 m 進行控制,結合工程地質勘查情況,樁長采用 15 m。其中橋頭處理段 30 m 范圍內樁間距為 1. 2 m,處理至新路基坡腳、橋頭錐坡外再加打兩排樁。
5 結束語
路基采取何種方式進行處理一定要根據(j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要求和建設目標進行選擇,另外還要結合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對于軟弱地基的處理,應通過對比分析適合工程項目當?shù)氐鼗亩喾N地基處理技術,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列出各種地基處理方式的優(yōu)點和缺點,從而選取最為適合的地基處理方案,確保地基處理的效果和工程建設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楊曉月.軟土路基處理技術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67( 4) : 201-202.
[2] 劉會欣.公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標準化, 2019,62( 4) : 88-89.
《沿海地區(qū)路基處理的思路及方法探析》來源:《四川建材》,作者:劉妍妍。
文章標題:沿海地區(qū)路基處理的思路及方法探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gongyesheji/417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