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2 13:46 熱度:
摘要:結合實際工程,筆者探討了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施工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配合比的設計、施工方案、質量控制點三方面。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
1工程概況
某工程地下市場占地面積為3380m2,底板厚度為500mm,混凝土總量為1690m2,為大體積混凝土。地下市場的四周為砂質土,地下水位較高,其中黃海高程為166.53mm,底板的設計高程為162.50mm,而地下市場底板為混凝土結構,抗滲技術要求較高,設計等級為C30P8。
2配合比設計
2.1配合比的設計理念
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運用了下列設計理念:
(1)控制單位用水量和水膠比,以減少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耐久性;
(2)在滿足混凝土和易性、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膠結材料總量,以提高混凝土體積穩定性;并盡量降低砂率,以提高混凝土彈性模量,確保預應力的效果;
(3)控制單位水泥用量,從而在確保混凝土耐久性的前提下減少混凝土自身收縮.降低混凝土水化放熱總量;
(4)摻入優質粉煤灰,不僅可以密實混凝土、減少混凝土的收縮、降低水化放熱差,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抗Cl一滲透和抗凍融(養護60d后1等耐久能力;
(5)通過引入TW緩凝減水劑,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和緩凝時間。從而延遲混凝土的水化熱;
(6)控制外加劑、水泥、粉煤灰的堿含量,以防止發生堿一集料反應;控制外加劑中Cl一含量,以防止鋼筋銹蝕;通過在混凝土中引入一定的優質氣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凍融能力。
2.2原材料的選擇
(1)水泥: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并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本工程選用P.O.32.5R水泥。
(2)細骨料:宜采用II區中砂,因為使用中砂比用細砂,可減少水及水泥的用量。本工程選用閩江模數2.8~3.0的中砂。
(3)粗骨料:選用粒徑5~40連續級配碎石,以減少混凝土收縮變形。
(4)含泥量:在大體積混凝土中。粗細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問題,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又嚴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對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須現場取樣實測,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l%以內,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內。
(5)摻合料:應用添加粉煤灰技術。在混凝土中摻用的粉煤灰不僅能夠節約水泥,降低水化熱,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夠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并且混凝土的28d強度基本能接近混凝土標準強度值。故本工程采用60d齡期的混凝土強度來代替28d齡期強度。控制溫升速率,推移溫升峰值出現時間,選用I級粉煤灰。
(6)外加劑:選用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生產的TW緩凝減水劑。
2.3配合比的確定
根據上述配合比的設計理念和原材料,通過反復試配.確定配合比為水泥:中砂:碎石:水:減水劑:粉煤灰為386:646:1150:200:1.04:68,坍落度為12020mm,砂率為36%,水膠比為0.44,強度結果38.7MPa,符合設計要求。
3施工方案
3.1設置膨脹加強帶
1)底板連續式膨脹加強帶。在寬2m的加強帶兩側用密目鐵絲網垂直隔開,并將鐵絲網用細鐵絲及附加的豎向短鋼筋與底板鋼筋綁扎牢固。
2)底板間歇式膨脹加強帶。在加強帶的上部留出2.5m,下部對應的每邊減少0.5m,留出1.5m,在板的中間做成開口狀,并用密目鐵絲網折成企口,由附加的豎向短鋼筋用細鐵絲與底板鋼筋綁扎牢固。
3.2合理劃分施工區段進行連續振搗
按照膨脹加強帶位置,將底板混凝土的澆筑分為4個區域,在每個區域中按順序分別澆筑。在底板澆筑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具有流動性,在振搗時形成坡面,給混凝土振搗帶來不便,削弱了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容易形成滲漏或裂縫,采用了擋板分區以后,混凝土的流動區域受到限制,在振動棒的作用下,混凝土達到了密實,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3.3連續澆筑時間控制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連續澆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控制罐車的到場時間,做好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及時與現場人員進行溝通,及時了解交通狀況,做好混凝土罐車行走路線的調整,實現混凝土到場時間的動態控制。經過現場實際觀察統計,混凝土泵車泵完1罐車混凝土需要10min,根據北京市豐臺地區當時城市交通的實際情況,早上7:00~9:00,晚上4:30~7:30為交通高峰時期,道路不暢通,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多,容易誤車、誤點,從而導致混凝土供應不連續,現場的澆筑不連續,需要提前預備40%混凝土罐車,以有效避開交通高峰時期,保證分塊混凝土的澆筑連續。
3.4二次收面養護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方法和時間的控制及掌握對于結構是否出現裂縫非常關鍵。在混凝土澆筑完后要及時對混凝土進行養護,養護工序控制重點在二次收面后,分區域、分塊逐個養護,用草袋和塑料薄膜及時覆蓋,做好混凝土保水、保溫和成品保護,在混凝土沒有達到1.2MPa前不許踩踏,采用一層塑料布和草袋內裝鋸末養護,也可以用廢舊水泥編織袋,既保水又保溫,能夠使混凝土強度順利增長,便于進行溫度控制。
3.5測溫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裂縫絕大多數是由溫度裂縫原因而產生的,所以溫度控制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防止溫度裂縫的核心。測量選用溫度傳感器(光纖光柵傳感器)預埋方式,并采用多點式溫度測控儀進行數據采集,以混凝土中心與表面溫差達到25℃時作為預警溫度,當發現溫差超過25℃時,及時加強保溫草袋或延緩拆除保溫材料。平面上布置測點的原則為“突出重點,兼顧全面”選取內部溫度最高的部位(一般為板最厚的部位)布置較密集的測點,同時在板的邊緣、坑、井邊等部位布置測點,各測點問距應盡量均勻。
4施工質量控制點
4.1混凝土的攪拌與運輸
4.1.1混凝土拌制
根據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單嚴格配料,機械攪拌時料斗投料順序為:先加碎石,后加水泥、減水劑、粉煤灰,最后加砂和水,混凝土攪拌時間從投料完畢后到組成材料在攪拌機內延續攪拌時間應≥2.0min,混凝土出料時隨時測定坍落度和拌和物溫度,嚴禁生料輸送,確保混凝土出廠質量。
4.1.2混凝土輸送
由于底板混凝土面積較大,混凝土用量多,采用3臺HBT一50型混凝土輸送泵配合布料機泵送混凝土。泵管安裝時不得直接支撐在鋼筋、模板及預埋件上,每隔一段距離用鋼管支架固定,管道卡箍處不得漏氣、漏漿,泵管盡量少用彎管和軟管,預防堵管,確保混凝土順利出料。混凝土泵送前先用清水濕潤管壁,然后拌制1:2水泥砂漿潤滑混凝土泵和輸送管內壁。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前場和后場均安排管理人員隨時指揮協調。現場利用對講機聯系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及拆布管時間,確保混凝土整個澆筑過程中連續、有序地進行。同時安排專人測定混凝土入模溫度、坍落度,并按規定留制的試塊組數。
4.2混凝土的澆筑
1)在澆筑混凝土前,檢查鋼筋綁扎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模板和支撐體系是否牢固,模板與鋼筋間殘留雜物須清理干凈。
2)抗滲混凝土振搗必須密實,不能漏振、欠振、也不可過振。振搗時間宜為30s,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不冒氣為準。振搗時宜快插慢拔,振點布置應均勻。施工縫、預埋件處應加強振搗,以免形成滲水通道。振搗時不得接觸模板、鋼筋、鋼筋保護層墊塊和止水帶,以防止鋼筋和止水帶位移及變形,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3)每個澆筑帶的寬度應根據建筑物的長寬及供料情況、泵送工藝和現場勞力組織情況等決定,切忌混凝土澆筑工作面過大,避免出現冷縫。
參考文獻:
[1]陳樹康.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實例[J].浙江建筑,2005(2).
[2]宋艷彬,杜彬,譚忠盛.大體積混凝土超長結構裂縫控制技術[J].現代隧道技術,2004增刊.
文章標題:探討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63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