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7-12-23 13:54 熱度:
建筑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建筑技術現代化越來越高,參數化軟件在建筑設計的應用越來越多,本文對參數化建筑設計的本質進行了研究。
《低溫建筑技術》核心建筑期刊,1979年創刊,由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學術委員會冬季施工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土木建筑學會、黑龍江省寒地建筑科學研究院主辦。
和任何時候、任何一種建筑設計一樣,參數化建筑設計的本質,依然還是建筑師對建筑有目的的認識。只不過這次使用了參數化工具,使得其中部分問題可以更高效的解決。僅此而已。這里,筆者覺得還有幾點需要特別說明。
1.關于參數化軟件
(1)參數化軟件,是在非線性科學對部分非線性現象完成了線性研究和認識的基礎上,非線性科學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2)參數化軟件,作為一種線性研究和認識的產物,能夠反映的只是已經被線性認識的非線性現象。這部分非線性現象,在整個自然界的非線性現象中,僅僅是滄海一粟;
(3)作為線性研究和認識的產物,參數化軟件本身,即使再復雜,也是線性的,是可以被線性認識的。也正因如此,參數化軟件可以被一般建筑師掌握和使用;
2.關于建筑師
(1)建筑師使用參數化軟件作為設計工具,并不都是先發現了建筑中的非線性問題、分析了這些問題,繼而用參數化軟件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參數化軟件,只是純工具層面的技術操作;這種情況下的參數化建筑設計,只能是最低層次的參數化建筑設計,與用參數化軟件設計工藝品、美術品沒有本質的區別;
(2)即使建筑師發現了建筑中的非線性問題、分析了這些問題,也不是非得求助于參數化軟件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由于這些問題,參數化軟件不一定能夠解決;另一方面,正如歷史上眾多具有非線性品質的建筑,并沒有使用所謂的參數化軟件,現代建筑師同樣也可以通過別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3)建筑師除了用別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還可以通過學習參數化軟件,學習它解決非線性問題的原理,繼而用這些原理來解決這些問題。這里,建筑師向參數化軟件學習,獲得對非線性現象的線性認識;實質是向非線性科學家學習,而科學家對非線性現象的線性認識,歸根結底還是來源于科學觀察、科學實驗,本質上講就是來源于實踐。
(4)建筑師使用參數化軟件作為設計工具,無論其主觀上是為了解決非線性問題,或者不是,只要其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蓋房子”,那么這個設計就一定是線性的。這是因為,解決非線性問題的參數化軟件,本身就是線性研究的產物,用它來解決非線性問題,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線性的過程;同時,反映設計最終認識成果的藍圖,也只有是線性的,才可能被建筑工人接受,進而按照線性的流程將建筑建起。事實上,除了解決問題這一環,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過程中,建筑師的全部認識也都是線性認識,唯一非線性的,僅僅是問題本身。
如何發現建筑中的非線性問題,如何分析這些問題,在建筑設計創作中,千差萬別。以哈迪德、伊東豐雄為代表的非線性建筑設計大師,他們在建筑設計創作過程中,如何發現和分析這些問題,世人并不能輕易知曉。但筆者堅信這些大師一定是有所發現,有所分析。也正因如此,這些大師的建筑作品,總是能夠給世人以自然,以非線性的感受;就是直觀來看,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與自然吻合。但是,這些非線性建筑大師,他們更加過人之初在于,能將非線性問題的發現、分析、解決,全部轉化、歸攏到線性上,并最終通過線性的設計和施工,完成最終建筑作品。
3.關于三種建筑
(1)參數化建筑、從字面可以看出,參數化建筑是從工具角度定義的。所謂參數化建筑,就是在設計過程中,使用了參數化軟件的建筑。然而,如果能由設計工具來定義建筑,那么以傳統的紙筆為工具設計出來的建筑,豈不是就叫紙筆建筑;而以普通計算機技術如 CAD 為工具設計出來的建筑,豈不是就叫 CAD 建筑?所以參數化建筑僅僅是特定時期的建筑名詞,這種名詞會隨著工具的變更而成為歷史。
(2)對于非線性建筑,需要先定義“非線性建筑設計”事實上,非線性建筑設計是一個值得商榷的說法。前面已經指出,在建筑設計的全部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是線性的;而一個全過程都是線性的設計怎么能叫非線性設計呢?而之所以現在又常常聽到看到這種說法,反正筆者能找到的唯一理由就是,這些設計中所發現、分析、解決的問題確實是非線性的。
那么,如果從設計的角度來定義“非線性建筑”,后者自然也就是個值得商榷的說法。然而,筆者又認為:人們愿意說非線性建筑,是因為這些建筑中,出于對非線性問題發現、分析、解決的部分,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接近自然,具有非線性的特征。那么,人們從最直觀、最表面的現象出發,去稱呼非線性建筑,當然也無可厚非。
但是,從本質上講,非線性建筑是一個錯誤的概念。這是因為,所謂非線性建筑,其物質實體的全部所有部分,歸根結底都是線性設計指導下的線性施工的產物。
(3)線性建筑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只要是建筑,那么就一定是線性建筑在前面筆者介紹非線性科學的時候,其實已經指出,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是非線性現象,而全部非線性現象也都是自然現象。所謂“非線性”就是“自然”,兩者是完全對等的概念。而與“線性”相對的,如果非要找個詞語,則可以是“人工、人造、人為”。
如果認同這個觀點,那么只要建筑還是人造之物,它就是絕對的線性建筑。現在學界有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認為線性建筑是過時的建筑,是“現代主義”時期“機械式”的建筑,是與新時代格格不入的建筑,是因遭淘汰和鄙視的建筑;取而代之的,因該是“緊扣時代主題的”、“反映自然現象的”、“風格前所未有的”非線性建筑。
這種認識的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建筑師的妄自菲薄。他們不愿看到幾千年前就已經產生的線性建筑,在今天居然還是主流。他們不愿承認,即使他們受到了最前沿非線性科學的啟發、采用了最高深莫測的非線性理念、使用了最先進參數化軟件作為工具;但真正設計時作出的每一個決策、判斷,進而畫出的每一張圖紙,建出的每一個模型,無一不是線性思維控制的結果。他們不愿面對,即使是他們所謂的再復雜的非線性建筑,真正里面的每一面墻壁、每一張吊頂、每一塊地轉,其最基本的構成,還是標準幾何形的客觀現實。另一方面是部分建筑師的好高騖遠。隨著非線性建筑大師在世界各地,設計并蓋起“非線性建筑”,部分建筑師開始認為,這種風格迥異的“非線性建筑”應該是時代的主題,是他們追求的目標。于是,對這些大師作品的外部造型和內部空間的虔誠模仿,也就被認為是再正當不過的職業訓練。然而,他們并沒有本質的看到,這些大師是如何對建筑中的非線性現象進行思考,并從中獲得啟發;更進一步的是如何將這種啟發和思考轉化、歸攏到線性認識,進而設計出世人所看到的造型和空間。而對于后一步,其難度之大,與非線性科學家對非線性現象完成線性認識沒有本質的差別。事實上,正如非線性科學家研究的目的是要完成對非線性現象的線性認識;建筑師對建筑中的非線性問題進行思考,最終也是為了實現對這些問題的線性認識。對建筑中的非線性現象進行思考,有助于拓展思路,看到事物的普遍聯系;但只有通過線性認識,才能探究到這些建筑現象的本質。建筑設計的發展,歸根到底是對建筑認識的發展,其終極目的,就是要完成對建筑中一切非線性現象的線性認識。
參考文獻:
[1]萬書元,當代西方建筑美學新思維(上),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3,(4):66-74.
[2]黃蔚欣 徐衛國,非線性建筑設計中的“找形”,建筑學報,2009,(11):96-99.
[3]孔宇航,非線性有機建筑筆記,建筑與文化,2009,(7):110-111.
文章標題:參數化軟件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74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