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4 10:02 熱度:
摘要:為了使在進行高層建筑測量施工時,有一個更系統的工作程序,通過對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操作加以總結分析,提出了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用全站儀、經緯儀和激光鉛直儀相互配合來進行建筑物的平面施工測量和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的方法。
關鍵詞:高層建筑;激光鉛垂直儀;平面施工測量;垂直度;坐標控制
在整個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測量是整個工程施工的先導性工作和基礎性工作,而在整個測量工作中,高層建筑中的平面施工測量決定著高層建筑的垂直度,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現就對在實施某高層建筑的測量工作中的平面施工測量進行具體闡述及總結。該次我們同時施工了1#和5#住宅樓,其中1#住宅樓為高層住宅樓,地下1層,地上32層,5#住宅樓為高層住宅樓,地下為1層,地上33層。
拿到圖紙后首先我們詳細了解了工程概況及設計要求,研究了總平面布置圖,了解了工程所在位置、周圍環境及與原有建筑物的關系,了解了現場地形及拆遷情況,掌握了紅線樁位置、坐標、建筑物的朝向、定位依據、定位條件及建筑物主要軸線的間距及夾角等。然后在施工現場建立以了項目工程師任組長的測量施工小組,人員由2~3名專業測量人員組成,負責整個工程的軸線定位放線、標高傳遞,變形觀測等施工測量工作。測量儀器的采用(所采用的設備及工具已經市計量監督局檢定,合格)如表1。
表1:
根據設計給定的定位依據和定位條件,制定放線方案。具體步驟如下:根據場地平面控制網,在定位之前應校測所用控制樁點的點位,以防誤用有碰動或沉降變位的樁位。
根據設計圖紙和現場情況,先選定要使用的測站點、后視坐標點及檢驗所用控制點,然后根據主控軸線上的轉角點與坐標控制點的相對位置,計算出放線時所用的數據,并繪制平面圖,標出點位的位置、坐標及方位角。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固定控制樁埋入凍土線0.5m以下。
控制點標樁的頂部安放一塊10cm見方的鋼板,鋼板下面焊有錨固鉤,然后將其埋置于樁身混凝土之中,以便作為調整點位使用。在標板上最后標定點位時,最好在鋼板上鉆一直徑為1~2mm的小孔,通過中心畫一十字線。小孔周圍用紅漆畫一圓圈,使點位醒目。對于測量標樁,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在標樁四周打入保護樁,在上面圍繞鐵絲,并作出醒目警示標識,并且經常檢查控制網,一經發現碰動及時修正,確保控制網的正確性。
將全站儀架設在測站點上,對中整平后照準后視點,用極坐標方法測出主控軸線交點位置,放好后立即打上木樁固定,并釘上小釘,加以保護。然后再由主控軸線放出其它各軸線。
當基礎墊層澆筑后,在墊層上測定建筑物各軸線、邊界線、墻寬線和柱位線等,基礎驗線時的允許偏差應滿足國家規范(GBJ203—83)的規定:長度30m<L≤60m允許偏差±10mm。
基坑開挖到位后用控制樁復核其它各樁后無誤后,將各點引測到基坑內,用就近的控制樁檢查各點的坐標。為防止發生不能通視的現象和方便檢查,在每個區內建立4個控制點并計算出其坐標。
基礎平面板混凝土澆筑并凝固后,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然后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線。
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并報監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正確。驗線時,允許偏差見表2。
表2:
地面上的軸線控制樁僅能滿足土方工程和地下室施工用。因此當主體工程施工時,需在樓內測設矩形內控制網,配合使用自動激光鉛直儀向上部樓層傳遞軸線。繪制出成果圖,報請業主和監理驗收簽證,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上部樓層樓板澆筑砼時均應在相應位置處預留出200mm×200mm孔洞,保證激光鉛直儀的激光束能垂直穿過預留孔。1#樓初定4個內控點,見圖1。
當上一層樓板砼澆筑完,且具有強度后,即可對該樓層的軸線進行施測:首先在底層控制點架設激光鉛直儀,調置儀器對中整平后啟動電源,使激光鉛直儀向上發射出可見的紅色光束;上層樓面在預留孔處安放接收靶,操作人員可移動接收靶使紅色斑點對準靶心原點,此點即為該樓層上的一個軸線控制點,用同樣的操作方法分別對其它控制點向上傳遞軸線,注意在接收靶處應設專人看護,防止碰動。然后在接收靶處架設經緯儀,使經緯儀與靶心垂直對中,對四個接收點校核,四個轉角均等于90°,其允許誤差為:測角中誤差±5″,兩點間距離±3mm。校核無誤后即可開始投點彈線,彈出該層剪力墻、梁的正確位置線。
豎向控制采用標準偏差小于1/40000的DZJ3型激光鉛直儀進行,激光鉛直要專人使用,專人保管;投測前儀器應嚴格檢校合格,特別是水準管軸必須水平;投點時將儀器緩慢旋轉360度,讓激光光斑在靶上形成一個小圓,以圓心為投測點,以消除儀器豎軸不垂直水平軸的影響。
應對施工層上的控制進行檢核,軸線點中誤差為3mm,測距相對精度為1/10000,測角中誤差為10″,邊長閉合差小于1/5000,直角不符值為±6″,直線角不符值為±10″,滿足以上要求后方可作為樓面控制,并用內分法放出細部軸線位置,并彈線,指導下一步工序施工。每隔2層用吊垂線法進行一次檢核
每層施工在軸線測放完畢并自檢合格后,還要以軸線為依據,依圖紙設計尺寸放樣出柱邊線、墻邊線、門窗洞口以及樓梯、踏步等細部線。
高層電梯井垂直度控制也是高層建筑施工的難點,而建筑物內部電梯井的垂直度控制是其中的難點之難,因為電梯井本身要求的幾何尺寸非常嚴格,而且上下統一,不允許出現大的誤差,以便使電梯能在井道內正常運行。電梯井道內壁均為混凝土剪力墻,為使電梯井道內壁上下偏差、幾何尺寸不超出規范規定一定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做基礎插筋時要嚴格按照電梯井的幾何尺寸線(預先由測量放線人員彈好的)進行插筋,并用電焊加以固定,以防澆筑混凝土時插筋不被移位。在澆筑時要隨時視察其位置及鋼筋的垂直度,并設專人看護。第二在做電梯井壁鋼筋支模前先由測量人員把電梯井壁四周的控制線放好,然后再行綁筋,要求綁筋時豎筋要用線墜吊好,保證其豎向垂直,給以后的支設模板創造條件,支模板時要嚴格按照控制線去支電梯井的幾何尺寸,不準吃線和走線的情況發生,當電梯井壁的模板合上后,要用吊線墜法檢查其垂直度,其偏差不得大于3mm。最后當模板鋪好后應利用預先留置的軸線導測孔把軸線導測到頂板,再用經緯儀及大尺把電梯井的幾何尺寸線彈到頂板模上,以控制其上口尺寸及甩筋位置,保證電梯井壁在每層的上、中、下都有點及線去控制以防其產生位移及垂直偏差,模板位置按線安置好后要加固牢固并且用對角線法檢驗其是否方正,保證其在澆筑混凝土時不跑模、不位移及澆筑后尺寸及位置的準確性,鋼筋甩筋的位置確定好后用焊接方法跟梁筋焊牢,以防在澆筑凝土時被混凝土擠偏移。然后用此方法來控制以上各層電梯井的垂直度,以滿足設計和規范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青岳、陳永奇主編,工程測量學,修訂版,北京:測繪出版社,1995
[2]王光遐、原祖蔭主編,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北京:1996
[3]胡世德、侯君偉等主編,高層建筑施工,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文章標題:高層建筑平面施工測量工作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8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