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05 06:29 熱度:
摘要:通過對某地基土含水率變化原因的深入、透徹的分析,闡明了影響地基土含水率變化的各種因素,諸如地層特征、降雨、地表排水、人為事故等各因素對土層性質的影響機理。
關鍵詞:地基,含水率,事故,分析
1引言
某商住樓,長60m,寬12m,呈矩形東西向展布,擬建六層,建筑面積4320m2,框架結構,基礎型式為獨立基礎。
2004年11月做了巖土工程勘察,2005年9月基坑開挖,12月驗槽時發現持力層西段部分地段濕度很大,主要表現為濕度極大,腳踏留痕,在碾壓時出現“橡皮泥”現象,與勘察報告出入很大?辈靾蟾嫖鱾炔贾糜刑骄,并取樣進行了土工試驗,其結果與現場不符,判斷其承載力特征值不足80kPa。為了將地基處理好,施工單位已擅自比設計標高多挖出1.5m深。鑒于這一情況,筆者應業主要求對地基進行了現場檢驗,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原因分析。之后,施工單位對事故地基進行了換填處理。
2工程地質概況
據勘察報告,該場地地層均為第四系沖洪積物:
第一層:雜填土,雜色,稍濕,松散。土質不均,包含少量磚塊、煤渣、砂礫等。厚0.7~2.2m。
第二層:粉土,黃~黃褐色,稍濕~濕,稍密~中密,中等壓縮性,土質較均,包含少許鈣質結核、蝸殼碎片等。厚3.4~14.2m,埋深0.7~2.2m。具濕陷性,濕陷程度輕微,最大濕陷深度4.6m,濕陷類型為非自重濕陷,濕陷等級為I級(輕微)。
第三層:角礫,雜色,濕~飽和,中密~密實。最大揭露厚度6.9m,埋深5.6~15.2m。
地下水:賦存于角礫層中,為第四系孔隙潛水。穩定水位14.6~15.1m,水位穩定。
勘察報告建議以粉土層為持力層,基礎型式為獨立基礎。粉土的承載力特征值145kPa、壓縮模量6.3MPa。
3基礎方案
基礎方案采用了勘察報告的建議,設計為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地基處理方法為用灰土墊層法對濕陷性土層進行處理。具體方案為:
基坑開挖3m至粉土層,將熟石灰與挖出的土按2:8混合均勻,然后分層鋪設、夯實成為灰土墊層。處理厚度2.5m,在此之上做獨立基礎。
4原因分析
根據上述狀況,從幾個方面分析了基坑西側滲水的原因:
1、土體本身的特征:從土體的滲透性與含水率的性質方面分析;
2、降雨:從降雨量的變化對土體含水率的影響方面加以分析;
3、地面排水:從地表排水對土體含水率的影響方面進行分析;
4、人為積水:從施工等人為因素對基土層的影響方面入手進行分析。
第一方面是土層的特征。原勘察報告已查明:(1)該層土為濕陷性黃土,黃土的垂直裂隙發育,使得地表水很容易下滲。(2)土層中夾雜無規律的坡積成因的粉質粘土夾層。坡積土層往往呈碎裂塊狀,裂隙很發育,且呈無規律狀,降雨使它的含水量大大增加,而且會變得稀濕,表現為土層局部很濕,使得它的物理力學性質變得很不均勻,穩定性大大降低。
還有,原勘察報告中已表明:(1)該樓場地土層含水量在平面分布上呈現西濕東干:西側含水量平均值24.3%,東側含水量平均值15.9%,西側土層的含水量比東側高53%;(2)含水量在剖面分布上出現上高下低的倒置的不正,F象(一般情況下土層的含水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這就表明該鉆孔周圍長期受地表水的滲水影響,其水源有原有鍋爐房的滲水和西側的排洪溝。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降水。眾所周知,2005年天水地區的降雨量空前的大,據天水氣象臺的資料:2005年1至11月的降雨量596.3mm,比去年全年增加65%(去年全年的降雨量只有361.0mm),比年平均降雨量高出10%(天水地區年平均降雨量540.2mm)。加之該樓原有幾個地坑,容易造成積水,雨水的滲入使得土層的含水量增加。
此次取樣結果:三個樣的含水量分別為21.7%、24.4%和34.1%。平均值26.7%,比去年增加了10%。
第三個原因是場地西側的排洪溝。該樓西側約6m遠處有一條排洪溝,該排洪溝并未經過防滲處理,只要溝里有水,就會往土層中滲水,而且是長期滲水。為了地基的穩定和防止不均勻沉降,建議采取預防措施:第一是隔斷建筑場地和排洪溝的地下水的水力聯系,可以在該樓西側和北側做地下連續墻;第二是切斷排洪溝與周圍土層的水力聯系,可以對排洪溝進行重新設計修繕,采取隔水措施。
第四個原因是有無人為積水,即調查有無施工過程中的漏水事故發生。經過仔細調查,查明當基坑開挖到設計標高后,施工單位發生了生產用水管破裂,導致水漏到基坑,時間達一夜之久。第二天,事故單位在沒有向監理或甲方匯報的前提下,用挖掘機挖出了部分被水浸泡過的土層,并擅自用東側挖出的土進行了回填碾壓。但是,雖然挖出了部分被水浸泡過的土層,但還殘留了相當厚度的飽和土。雖然回填了濕度不大的土,但回填土吸收了下部浸透的土中的水,變成了“橡皮泥”。至此,西側土層含水率變大的原因找到了,漏水事故的發生才是主要原因。
5結論
通過對地基事故產生的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影響土體含水率的各種因素,剖析了這幾種影響因素的影響機理。使我們對作為建筑物地基的土層及周圍環境對土層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地層的特征、周圍環境、施工影響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參考文獻:
、拧稁r土工程勘察報告》2004.11
⑵《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
⑶《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
、取稁r土工程手冊》
文章標題:某地基土含水率變化原因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80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