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30 19:26 熱度:
摘要:興修水利工程將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水利工程的合理規劃,對生態平衡的良性循環有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在興建水利工程時,要將環保意識貫穿于工程規劃設計及施工組織管理的每一環節。
關鍵詞:水利工程,自然生態平衡,良性循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對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內容,除滿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還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環境的要求。使城市環境得到保護、保持生態平衡、市民生活更趨舒適。城市水利工程建設應該主動適應這種需求,逐步實現從傳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生態水利的轉變,注重水利工程的規劃和美學要求,要用新理念進行規劃設計。
一.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發展與需求
以改善水域環境和生態系統為主要目標的“城市環境水利工程”建設,成為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現代城市的功能,對流經市區的河流歸納起來有兩類要求:
1.對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質清潔、生物多樣性、生機盎然和優美的水面規劃。
2.對濱河帶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獨特歷史、文化、風俗的濱河規劃;能提供一充滿鮮花、有人工景點、公園化的休閑、娛樂、體育活動空間;能營造一充滿文化、藝術、科學氣氛,具有現代氣息、人水關系協調、引人勝、便于人水親近的濱河帶。
人們提出這些要求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水利建設者應當適應這種趨勢,滿足社會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藝術、科學和現代氣息,注重工程的環境效益和美學效益。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興利除害、綜合開發、合理利用、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水資源,使之更好的服從人們的意志,更好地為人類造福,這不僅改變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態,也改變了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生態經濟環境水利階段,人們普遍關注環境與生態問題,普遍重視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強調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環境功能和美學價值,己成為我們在水利工程設計方面的新趨勢。
二.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原則
1.技術與美學相結合的原則。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樞紐布局不能單純追求美學效果,它首先要實現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滿足技術優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環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證工程的安全、穩定、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學設計必須首先滿足工程的技術、經濟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對規劃構成元素進行美學調整。技術美是水利工程的美學基礎。
2.生態環境保護原則。從生態學角度來說,河流是生態環境中能量轉換和生物活動的廊道,為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河流生態環境、打破生態系統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質,提高河流的自凈能力。盡管河流生態系統有自我恢復的能力,恢復期與河流生態生命力有關,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復,有些河流的生態甚至完全不能恢復。因此,水利工程建設應注意對周邊環境以及流域的生態進行保護,不應以生態的破壞、環境的退化為代價。注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是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之一。
3.強調個性和創新的原則。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獨特性和大空間的跨越帶來規劃特質和震撼的效果,給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標的意義。要發揮水利工程規劃特點,必須在設計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個性發揮,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創新。同時,也要注重與周圍環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諧,綜合考慮工程所在地區的地域性、文化性、整體性等方面的因素。
三.水利工程景觀規劃策略
1.沿河綠地。濱水環境的總體構思應盡可能擴大沿河綠地,形成較為連續性綠化帶,用綠色來勾畫古城的輪廓,延續城市文脈。同時,以良好的綠色空間,優化環境規劃質量,體現現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2.閘壩結合,擴展沿河水面。規劃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膠壩,泵房外觀可按風景區房屋標準設計,橡膠壩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積,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邊設置親水步道、平臺、橋梁、濱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賞水面景色。
通過新建濕地連通閘向人工濕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綠地面積,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給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可為生態化污水凈化技術的引進提供良好的試驗場所。
3.生態護堤。可規劃采取自然土質岸坡、自然緩坡、植樹、植草等生態工程護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為水生植物的生長、水生動物的繁育、兩棲動物的棲息繁衍活動創造條件。對于河岸邊坡較陡的地方,采用木樁、木框加毛塊石等工程措施,這種護工程既能穩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態和美化環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帶來的負面作用。在應用草皮、木樁護坡時也可以運用土工編織物,袋內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沖刷,又能長出綠草。有利于堤防保護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4.綠化樹種及花草。沿河綠化樹種,以合歡、國槐、銀杏、楊樹、柳樹等喬木為骨干樹種,以桂花、雪松、紫薇、黃楊球、桃樹等灌木和牡丹、月季、三葉草、金邊書帶草、馬尼拉草坪等花草為主要植被,形成多種類、多層次生態群落。
四.水利工程與生態平衡
1.興修水利工程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人類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無外乎兩大類,即蓄水庫和跨流域調水工程。它們的實質都是為解決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平衡問題。
在我國,對生態影響最大的莫過于蓄水庫。從表面看,它們都是為了解決水資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資源,但如果深入探究,卻發現其中對社會、環境的潛在影響是巨大和復雜的。簡言之,其影響包含直接的或間接的、短期的或長期的、誘發的或積累的、一次的或兩次的等等因素。所有這些影響,都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
然而,應該看到,包括生態平衡在內的自然平衡本來就是動態的,人類正是通過不斷地打破那種不利于人類健康發展的平衡,才能發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既是動態的,同時又是隨時存在著。問題在于人類怎樣以一種最優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類生存發展的生態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覺地重建一種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態平衡。
文章標題:合理規劃水利工程保護生態平衡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86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