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8-23 09:03 熱度:
摘要:在我國的人口比例中,農村人口占據到50%以上的份額,所以,關注農村地區的飲用水安全意味著關心中國一大半人口的用水安全。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使得很多人口的飲水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本文的主要內容就是針對農村地區的集中式飲用水源的現狀及特征進行分析,對水資源保護提出建議。
關鍵詞: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污染
水資源是維持人類生存發展最基本的一項資源,它滿足人體生理的基本需要,地球之所以適合人類生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能夠提供人類生活所必須的水分。當然,水資源的種類很多,特別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對水的需求越老越多,途徑不同、行業不同,在這些需求中,飲用水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對水資源的分析,限定在農村地區。因為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較為落后,飲用水安全一直被忽視。由于飲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在一些農村地區出現了群體性的疾病,嚴重危害了群眾的身體健康。
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的特點分析
農村地區,應用水源的類型是多樣的,在一些特別偏僻的地區,由于居住分散,所以他們的飲用水源也是分散的。還有一些地區是通過自家打井取水的方式來獲得飲用水,這些分散性質的水源由于個體條件不同,所以水源的質量也不同,我們無法對這些分散的水源進行籠統的概括分析。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以集中式飲用水源為分析對象,具備一定的共性,分析價值較高。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屬于政府公共管理的范疇,但是由于管理機制不健全,取得的管理效果較差。農村集中飲用水管理的特點導致了它的管理難度大,執行效果較差的現狀,這些特點是:
第一,行政管轄的級別低,管理權能不足。農村飲用水的管理,一般是基層政府的工作職責,在我國一般表現為鄉鎮一級的政府來負責。鄉鎮一級的政府部門,是我國現行行政體系中最為基層的一級,管理權限僅限于本轄區范圍內,缺乏綜合管理的能力。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基層政府對集中水源的管理僅限在自己的轄區范圍內,如果這個集中水源的分布范圍較廣,特別是上游水源較遠,那么政府也無法在自己的行政權力范圍內對上游水源的安全保護工作進行管理干預,政府只能對本轄區內的水源安全進行管理。
第二,集中水源規模小,易受污染。農村地區的集中水源,從規模上,一般較小。這是按照資源分配的原則,由于在這一地區的人口規模小,人口聚集程度低,所以飲用水的規模也相對較小。這樣會帶來雙重性的問題,也就是規模小,易管理,但是其對污染源的敏感指數也相對較高。因為規模小意味著水源自身的凈化功能弱,能夠用于緩沖的污染區域小,一旦有污染源出現,會直接的體現在整體的水體質量中。
第三,易受跨界水源的污染。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一般會存在著大量的跨界水源。這是由于農村地區的行政區劃本身比較細,范圍有限,所以往往幾個鄉鎮會共用一個集中水源。雖然在行政區劃上這些水源的轄區是不同的,但是水源的自然屬性是不會被行政區劃所隔斷的。也就是說,當水源只要被這些共同享用者其中的一方污染,那么其他用戶也就不可避免的會遭受水源污染的損害。對集中水源的保護,往往會出現行政管理權限上的沖突,這也是導致當前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的管理工作成效有限的重要原因。
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的污染現狀分析
通過我們的走訪調查發現,當前農村集中式水源雖然屬于政府監管的范疇之內,但是其水源整體質量依舊沒有得到保障,飲用水源的現狀依舊令人堪憂。
第一,集中水源的污染嚴重。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農村地區早已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的山清水秀,許多農村地區的水源污染甚至超過了城市。農村水源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首先,工業污染。隨著城鎮發展腳步的加快以及城市污染產業的轉移,一些農村地區變成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替罪羔羊,大量的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造成了農村整體環境的污染,而后由于水土流失、水循環等自然生態體系的作用,將這些污染元素逐漸的轉移到水體環境中,也就導致了水源污染的出現。其次,生產生活污染。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沒有固定的垃圾回收處理機構,加上養殖業本身就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所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家禽排泄的各種污染物也就成為了污染農村水源的重要因素。再次,農業化肥污染。種植業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即使是家庭自給,也會使用到化肥和農藥。在種植規模擴大的區域,農藥化肥的使用也會增加。由于缺少科學知識,對于農藥化肥的使用缺乏正確的認識,造成了過度使用,加重了環境負擔。并且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對水源造成了污染。
第二,水資源利用率低。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農村地區的可使用水資源也在日趨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森林覆蓋面積降低,一些綠洲變成了灘涂,過度的圍湖造田使得農村地區可以飲用的水源環境越來越少。從總量上來看,已經呈現出一種供需的不平衡。這也是當前農村集中水源面臨的困境之一。
第三,水質監測工作不到位。農村地區,受經濟、技術和人員的制約,缺乏有效的水質檢測保證體系,水質普遍得不到適時檢測,供水質量難以保證。缺乏監測,也就不能為監管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水體質量也就一直處于一個模糊地帶。
保護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對策分析
上文我們已經分析了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的發展現狀,面臨當前的困境,如何改好農村地區的飲用水現狀,需要我們協調和調動多方面的能力,正確的對待和重視這一問題。
第一,對集中飲用水源進行調查評估。水源是確保整體飲水質量的基礎,如何選擇一個好的水源是我們應當重視的首要工作。當前,對集中飲水水源的調查評估,還局限于縣級以上的區域。農村地區的水源調查工作還沒有形成正式的體系與監管和檢測機構,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對農村地區帶來的影響日益顯著,加強對集中飲用水源地區的已經成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第二,確定水源保護區域。在完成對飲用水源的調查評估后,我們就應該確定飲用水源。在我們的調查中,只有少數農村地區對自己的飲用水源規劃了明確的保護范圍。只有保護范圍得到明確,各項管理監管工作才能夠予以開展。農村地區的水源保護,需走上正規化的途徑。也就是通過調查以后,最終的結果應該在本級人民政府以及上級人民政府報備,確定的水源保護方案應該得到上級政府的批準。這樣有利于政府將水源保護工作與其他的土地規劃工作結合起來,避免功能規劃上的矛盾與沖突。水源保護區域內部,應該設置專門的保護界限,設立明顯的告示牌以及說明保護的內容、級別、范圍等,面向公眾,提升公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
第三,加強對水污染的治理。雖然是先污染、后治理是一項非常不科學的發展方式,但是在當前的情況下,治理污染是我們必然的選擇。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能夠用于集中飲水的水源本來就少,即便我們通過篩選調查能夠選擇到一個質量較好的水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于其他沒有被選擇的,已經被污染的水域就置之不理。內陸湖水的自我凈化能力本身有限,要減輕污染最重要的還是靠人為的治理。對農藥化肥的使用進行科學的引導和控制,減少農耕行為對水體污染的影響。加大教育宣傳力度,讓居民意識到水體污染的嚴重性,培養他們環境保護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黃少燕.重要水源地水質問題及保護對策研究[J].亞熱帶水土保持,2009,18(4):6567.
[2]李欣.我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現狀及立法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0(4):237238.
[3]彭斌,呂俊.廣西農村飲用水水源水污染特征及防治對策[J].中國水利,2011(15):4448.
[4]車越,吳阿娜,楊凱.加拿大保護飲用水源的策略及啟示[J].中國給水排水,2011,23(8):1922.
文章標題: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的污染現狀與對策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130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