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26 16:57 熱度:
【摘 要】目的:觀察使用口咽通氣管輔助吸痰的效果。方法:自愿原則選取16例長期排痰困難需無創吸痰患者,對同一患者先后分別采取經口直接吸痰法(對照組)和口咽通氣管吸痰法(觀察組)進行吸痰。比較兩種方法的吸痰效果以及吸痰方法對血氧飽和度的影響。 結果:觀察組的吸痰效果以及吸痰方法對血氧飽和度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口咽通氣管吸痰法比直接吸痰法效果好,更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臨床護理工作量,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醫學論文投稿,清醒患者,口咽通氣管,吸痰,護理
吸痰是利用機械吸引的方法經口、鼻或人工氣道吸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和避免肺部并發癥發生[1]。它適用于危重、老年、昏迷及麻醉后未清醒患者等,這些患者因咳嗽無力、咳嗽反射遲鈍或會厭功能不全、通氣障礙等不能將痰液或嘔吐物排出,極易造成誤吸或窒息[2],這一操作的正確有效是呼吸道護理的關鍵。對于清醒患者,在常規的吸痰過程中,大部分患者會發生一系列不適反應,如嗆咳、憋氣、心率加快、血壓升高、SpO2下降、呼吸暫停等,因此很難接受氣管內吸痰。但如果進行徹底的氣道內吸痰,易導致氣道內分泌物堆積,從會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機會。為解決這一問題,對16例長期排痰無力的清醒患者,采取先放置口咽通氣管建立有效氣道,從而輔助氣管內吸痰的方法。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4年2月-3月我科共收治需無創吸痰處理的老年患者16例,年齡70~91歲,平均79.6歲,其中男11例、女5例。吸痰時患者意識均為清醒狀態。對他們先進行3天的直接吸痰法,數據收入對照組。再進行三天的口咽通氣管吸痰法,數據收入觀察組。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在放置型號合適的口咽通氣管后,吸痰管經口咽通氣管插入,采用中心負壓吸引吸痰。
操作前對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配合。根據口角到耳垂的長度選擇型號合適的口咽通氣管。置入口咽通氣管前,囑患者張口,有義齒應取出,必要時清除口腔內殘留物。置入時注意操作輕柔,勿損傷患者口腔黏膜。置入后確認患者氧合已確定口咽通氣管放置在位。吸痰前可使用面罩通過口咽通氣管達到充分的預氧合。吸痰完畢取出口咽通氣管,浸泡2%碘伏液30min,用生理鹽水沖洗,置于吸痰盤中隨時備用。
1.2.2 對照組 吸痰管常規經口腔插入,采用中心負壓直接吸引吸痰。
1.3 觀察指標 主觀指標:吸痰效果。客觀指標:吸痰前后血氧飽合度。
1.4 效果判斷標準[4] 顯效:呼吸困難、口唇紫紺明顯緩解、痰鳴音明顯減少,無惡心、嗆咳。有效:呼吸困難、口唇紫紺明顯緩解,痰鳴音明顯減少,有輕度惡心、嗆咳。無效: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無明顯緩解,痰鳴音無減少,惡心、嗆咳明顯。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對數據進行統計,組間技術采用χ2檢驗,劑量資料采用兩樣本均數差別的顯著性t檢驗。
經口咽通氣管吸痰法吸痰10分鐘后,血氧飽和度提高了6%左右;而經口腔吸痰法提高了4%左右。并且患者普遍反應口咽通氣管的放置可減少吸痰過程中的痛苦。
3 討論
3.1 吸痰對清醒病人導致的不適反應[4]
3.1.1 恐懼 吸痰雖然不是有創性操作,但是是一項刺激性操作。首次吸痰操作帶來的各種不適體驗,可導致患者在以后的吸痰操作中的恐懼,從而對吸痰操作產生一種抵觸、緊張情緒。
3.1.2 嗆咳、惡心 吸痰管對咽喉部的刺激,導致患者出現嗆咳、惡心等生理反應。
咽喉部疼痛 吸痰管過粗過硬、吸痰手法不正確吸痰時間過長、負壓過大,均可導致氣道黏膜損傷、出血、疼痛。
3.1.3 生命體征改變 負壓吸痰時常需停止吸氧,或吸痰過程中未能充分有效給氧,吸引負壓過高、吸痰過頻、時間過長等,均可導致低氧血癥的發生,從而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顱內壓升高,部分患者可因缺氧而引起胸悶、憋氣感,從而出現面色青紫或潮紅。另外,緊張刺激通過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可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3.2清理呼吸道無效的患者,多因年老體弱、長期臥床等因素,呼吸動度與咳嗽能力受到影響,導致排痰無力,分泌物阻塞氣道,使血氧飽和度下降。對此類患者因及時采用經口氣道內吸痰,以清除痰液,解除氣道阻塞,改善缺氧狀態。但給清醒患者吸痰時,當吸痰管達到咽喉部時,可因惡心致吸痰管難以進入氣管或因患者配合不當進入食管,從而達不到吸痰的效果[5]。而在給予清醒患者吸痰前放置型號合適的口咽通氣管,可保證氣道的開放和吸痰的效果,減少吸痰操作的時間。從而可提高患者對吸痰操作的依從性,使患者盡量放松,避免氣道痙攣,做到有效配合,使吸痰操作順利有效進行,并最大限度減輕或避免患者在吸痰過程中的不適。
3.3 新吸痰法操作前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其理解和配合。選擇型號適宜的口咽通氣管及吸痰管,防止時注意不要損傷患者的口腔黏膜。同時要加強輔助排痰措施,如進行有效咳嗽訓練、叩背,必要時給予超聲霧化吸入。
參考文獻:
[1] 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3.
[2] 王丹,張小馮.兩種吸痰方式在經口腔無創吸痰中的對比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Dec 2009,24(23)
[3] 楊筱敏.2種吸痰方法的效果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6 Mar,15(6):755.
文章標題:醫學論文投稿口咽通氣管在輔助16例清醒病人經口無創吸痰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50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