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層住宅的建設數量不斷增加,框剪結構的應用也隨之增加,對于高層框剪結構來說,由于其工程量大而且施工難度大,因此結合不同工程項目的特點,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技術是相當重要的。文章主要結合工程實例,針對工程施工中所采取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旨在不斷提高住宅框剪結構施工技術水平,從而保證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高層住宅,框剪結構,模板混凝土
1工程概況
本工程項目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海濱路與鏟島路交叉路口北側,總建筑面積為110433.26M2,地下一層,地上為一棟三層幼兒園和六棟16~23住宅樓,框剪結構,建筑總高度為81.35M,建筑室內+0.000標高相當于絕對標高4.20M。地下室平時為設備層及車庫,戰時部分作為人防工程。
2施工的布置
2.1施工總平面布置
現場圍擋采用磚墻圍護與鋼彩板圍護相結合,由于工期緊、場地限制,部分管理人員及生產工人臨時設施宿舍不考慮在現場布置,另租、借房子。主體結構施工時布置一臺塔吊,設置于南北幢中間偏東位置,臂長50m。裝修施工時垂直運輸采用2臺高速提升井架,分別設置于塔樓東側。施工現場建筑物東側設置木工房,鋼筋加工場機具設施。除以上主要設施外,施工現場還租借南側停車場設置項目部會議室、辦公用房、材料庫房、機械庫房及其他必備的配套設施。
2.2施工工作部署
本工程計劃施工總工期為420日歷天,其中主體結構260日歷天,裝飾裝修160工程日歷天。設備安裝工程的管線預留、預埋、安裝等穿插在土建施工中。結構工程本著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組織施工。當結構驗收合格后,及時采取措施插入二次結構、粗裝修及專業管線安裝等施工。
2.3施工流程
2.3.1基礎工程按照以下施工流程安排任務。測量放線→靜壓管樁→土方開挖、護坡→驗槽→砼墊層→地下室工程→砼養護→墻柱放線→基礎土方回填。
2.3.2主體工程按照以下施工流程安排任務。測量放線→墻柱鋼筋、水電預留、預埋→梁板模板→墻柱模板→梁板鋼筋→水電預留、預埋→墻柱、梁板砼→養護。
2.3.3裝飾裝修工程。測量放線→二次結構砌筑→屋面防水隔墊→立門窗口→內墻抹灰→廚廁貼磚→外墻打底批擋→外墻貼磚→樓地面梯間踏級→室內天花板刷白色乳漆→門窗扇安裝。
2.4流水段劃分
根據本工程特點,施工段的劃分為:地下室~~三層幼兒園,六棟住宅樓三大區塊。其中,地下室劃分為四個施工段,一棟三層幼兒園劃分為二個施工段,六棟16~23住宅樓各自為二個施工段。本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求各工種應對施工進度密切配合,做好預埋、預留工作,并在裝飾工程前做好水、電、設備等安裝工程,同時土建應為各安裝工程創造良好的工作面,做到協調統一、目標一致。
3施工技術分析
3.1施工測量放線
按照規劃局規定的建筑紅線和設計圖紙,以甲方提供的定位基點,利用全站儀和經緯儀復核柱基施工的軸線,并建立軸線控制網,將軸線網點投影在地面上,并用C20砼澆筑20cm*20cm的墩,在上面標注軸線網點,并經常進行復核。一般用吊錘傳遞軸線,彈線后鋼尺丈量來傳遞標高。
本工程樓面的水平控制使用水準儀、由甲方所提供水準點引入,待首層柱砼澆注后將該標高引至首層柱上。以上各層用鋼尺由下層標高向上度量的標高用水準儀引到該層柱子上,以控制上層樓面的水平。為了保證建筑物軸線位置正確,可用經緯儀把軸線投測到各層樓板邊緣或柱上,用鋼尺直接丈量,把標高傳遞上去。、
3.2地下工程
地下室底板頂面標高為-5.2M、-3.30M,板厚400、450MM,梁板及側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抗摻等級為S6,底板配筋為雙層雙向Φ14@150。板中間設寬為2000MM加強帶,底板由加強帶處分為十二部分,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抗滲等級為S6。
3.3鋼筋工程
鋼筋進場要有完整的試驗報告、原材料合格證。鋼筋搭接長度、搭接位置及現場焊接應符合設計要求。為了有效地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用預制砂漿塊按不同部位的要求綁扎在主筋上,以確保工程質量。
3.3.1柱豎筋直徑較大者采用電渣壓力焊焊接,直徑較小者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接頭應避開柱端箍筋加密區。搭接長度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接頭相互錯開35d。
3.3.2柱箍筋的接頭應交錯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轉角與豎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
3.3.3柱節點加密箍筋的綁扎工藝,采用以下工藝處理:在柱端箍筋加密區Ln范圍內,取梁的高度將加密箍筋預先各扎2φ12豎筋,短豎筋上端加長3cm,下端增加長度為密箍的間距,并用電焊機將φ12短豎筋與箍筋的接觸處全部點焊牢固,然后穿梁的縱筋。落梁筋前,將綁在豎筋上的扎線拆除掉。落梁筋時,套箍隨同梁筋同時落入模板內,到此整個工藝結束。
3.3.4梁的縱向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φ25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φ25mm時,短鋼筋與縱向鋼筋相同直徑、規格,必要時可用電焊將縱筋與短鋼筋點焊連接,防止二層鋼筋移位。
3.3.5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3.3.6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的凈間距應留有30mm,以利澆筑混凝土。
3.3.7在樓板混凝土澆筑前需在樓面標高處加設水平筋或箍筋將柱豎筋與樓面筋點焊固定,以確保豎筋位置不偏移。每次鋼筋綁扎后,派專人核對,然后匯同設計、監理、質檢、甲方共同復核,辦好隱蔽驗收手續方能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應在鋼筋、模板等施工完畢、并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梁板、墻柱采用同時澆筑,因墻柱與梁板砼強度等級不同,故此墻柱采用塔吊吊運澆筑,梁板采用泵送澆筑。砼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2M時必須采取措施,如串桶或溜槽等澆筑砼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砼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二小時應按施工縫處理。使用插入式振動棒應快插慢撥,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25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0~100㎜,以使兩層結合牢固。
3.4.1墻柱的砼澆筑。墻柱澆筑前底部應先填50~100㎜厚同配合比的無石子砂漿,墻柱砼應分層澆筑振搗,每層厚度不大于500㎜,澆筑厚度采用尺桿配手把燈加以控制。墻柱砼應一次澆筑完畢,與梁板整體澆筑時,應在墻柱澆完畢停歇1~1.5小時,使其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筑。
3.4.2梁板砼的澆筑。梁板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位置時再與板的砼一起澆筑。振動棒振搗砼時不得漏振或過振。采用二次振搗,以增強早期砼強度,又減少砼表面氣泡。即第一次砼澆筑時振搗,第二次待砼接近初凝時振搗。而對于梁柱、墻節點鋼筋較密時,應采用小直徑振動棒振搗。
3.4.3混凝土養護。砼表面原漿壓光完畢后,應定時澆水養護其時間不少14天。墻柱砼用粘膜法養護,即在砼拆模后立即涂刷養護劑,在其未干時,用塑料薄膜粘貼覆蓋,貼膜法對砼表面形成了兩道護防線。
4結束語
總之,通過對本工程的實踐,不斷地總結高層住宅框剪結構施工技術經驗,對以后工程的設計及施工提供有利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凌田全.高層框剪結構“先安后澆”施工工藝[J].建筑技術,2008,27(07):31~33.
[2]張躍輝.框剪結構混凝土澆筑[J].江西建材,2008,24(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