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10 09:00 熱度:
摘要:現實和夢想是有差距的。有時甚至是矛盾。但,人們正因為夢想而偉大,我們祖先不斷探索與實踐,有的幻滅了,有的成功了。這些點滴造就了今天的文明。我們也延續了祖先的血脈,心中不乏一些原始的渴望與夢想。這正是生活在當今都市中的我們,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憧憬。也是進行生活環境改造,探索實踐的本源。森林中的夢幻城市正是本次探索案,也是追夢的延伸…..
關鍵詞:森林城市、夢幻、實踐
一、城市居民生活現狀及渴望中的矛盾
在百米高樓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的今天,我們不知不覺中,便處于這樓林中。感受著經濟日新月異發展帶給我們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也感受到高樓的冰冷和壓抑感,帶給人們的是更加緊張高節奏的生活。
人類的自然屬性,使人們不斷幻想著:藍天、白云、大海、青山、田野、森林和小溪等。然而,這些大部分時間只能是想想而已。繁忙的都市生活,讓人無法觸及到這些自然資源。人們每天只是從一個居住的盒子跑到另外的辦公的盒子或盒子間隙中(有的甚至只在這一個盒子里),從事著各種謀生的活計。也只能等到周末或假期,家庭或朋友組織開車去郊外,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享受下大自然的美好。這些在古代隨手可得的景致,隨著城市的進一步飛速發展,在漸漸地離我們而遠去。這是人類改造地球和高速文明帶給我們的一種負面影響。不知是自然屬性還是物以稀為貴,越是生活在密度越高,容積率越大的地區——也就是越市中心的人們,對自然的渴望越強烈。
二、夢幻中的一種生活
大概,人們都幻想著生活在這種環境里。清晨,一縷金色的陽光射進了森林。遠處,潺潺的流水聲,似乎是告訴我們小溪的調皮與歡悅。一只百靈鳥站在枝頭,展現著她那清脆美妙的歌喉。隨著幾聲金雞啼曉,新的一天開始了。小黃狗正搖著尾巴,用胖乎乎的小爪子輕輕地拍打著小木屋的門,等待著主人起床……主人推開門,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呼吸了幾口新鮮的空氣后,頓時覺得神清氣爽,開始帶著小黃狗跑步玩耍……
這猶如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述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這是古人乃至現代人一直探尋的“世外桃源”。那種悠閑與愜意是在繁華都市生活的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
三、森林城市理念探索:追夢
作為現代的設計師,我們看到了這種渴望。也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中。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嘗試。到宋至明清時造園發展到頂峰,師法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即微縮景觀藝術。由一葉而聯想到一片森林。現在生活空間倒不至于緊張到如此。我們完全可以由一片樹林而聯想到廣茂的大森林。心中雖苦悶思索,然實踐上卻是有難度。一則,國內崇尚西方景觀之甚已;二則,森林廣密,而空有樹,實乃野趣,尚無精致可言。如何修飾得了現代居住空間?更甚者,且無開發商為之嘗試。筆者頓覺甚微,不足與外人道也。
什么叫做天無絕人之路?我們院與日本東京大學石川教授合作。以沈陽一環內某百米高層小區為題,打造21世紀之生態小區——森林中的城市。而據悉韓籍投資商甚喜此理念。我也有夾縫逢生,同喜的感覺。
在我們國家,也有個“森林城市”的評定。也恰是那時,2005年8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沈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剛從園林城市邁進森林城市不太久。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推進了本案的發展。
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以下指標并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準授牌的城市。1.城市森林覆蓋率南方城市達到35%以上,北方城市達到25%以上;2.城市建成區(包括下轄區市縣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綠地率達到33%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5平方米以上;3.城市郊區森林覆蓋率因立地條件而異,山區應達到60%以上,丘陵區應達到40%以上,平原區應達到20%以上(南方平原應達到15%以上);4.積極開展建筑物、屋頂、墻面、立交橋等立體綠化。
四、夢幻森林城市探索與實踐
沈陽是我國典型的北方平原城市,也是重要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本基地位于沈陽皇姑區一環內。規劃用地面積33784平方米。園區由11棟百米高層、2棟33米小高層和1棟6層洋房組成,呈周高中低環抱狀,沿街設商業,滿貫地下室。另園區北1/3處有一12米城市級消防路,東西向切割,且不可取消。坐擁北行商業圈,毗鄰珠江五校,周圍還有43中學,120中學和遼寧大學等。西北角為百鳥公園,與北陵公園也只有3至4站地遠。優越的商業人文環境及自然因素,把本園區自然定位為高檔次社區。使我們不得不在景觀上,多加心思,以達到高品位的生態和諧社區。
當然,方案創意主要由石川教授方面出。于是就有了“21世紀之生態城——森林中的城市”這個理念。樓林中的森林,森林中的百米大樓。恰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禪學境界。分別以青山、森林、原野和小溪池塘等為藍本進行設計。
首先,打造森林。因為園區平均覆土厚度為1.6米,只能種些中小型淺根系的樹木。所以在承重允許條件下,開始進行造山運動。山有平遠、高遠和深遠之說。估計所造之山之微,只能達到平遠。這些微地形高度在0.5—2.0米之間。主要先把建筑圍合起來。在樓入戶路北面的微地形略高些,1.2—2.0米。再加上喜蔭喬木高度,便可以阻擋冬天的西北風,南面設4米長小院,視日照間距和私密性而定,南邊微地形高度在0.5--0.8米,多種些喜陽小灌木。東西微地形則視園區景觀需要而定,一般在1—1.8米間,樹種選擇也多樣些。因中心景觀區與12米消防路接壤,出于私密性考慮,同樣采用圍合手法,只是微地形的起伏變化及開口更靈活多變些。
其次,注入靈魂——開鑿小溪與池塘。古語云: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山因水而活,山是骨架,水是血液,路是經絡,建筑是眼睛,樹木花草為毛發之說。所以,不管是靈魂還是血液,水景的地位都至關重要。于是,由北區中部假山跌瀑起源,蜿蜒涵洞過路,在東膨大成池,又漸成溪河,向西南而下,于園區第二景觀區匯聚成湖。應甲方要求,在中心景觀區,也就是上訴臨消防路的圍合區內,設計露天游泳池一個。與南北之水系雖斷似連,有機的融合到一體。溪邊多芳草夾岸,沿溪設一固化土小徑,緣路而行,偶過一山,小溪蜿蜒迂回,時縮時放,時有小橋汀步,共計4處。
再次,與園區功能和應甲方要求,設高爾夫推球場一處,位于第二景觀區水塘南部。為園區一處開敞公共空間設計。可以謂之“原野”果嶺和沙坑鑲嵌其中。另園區還設有康樂設施和兒童游樂場地,以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因為全園為人車分流設計,所以全園采用柔性曲線鋪裝道路。
五、結束語
現實和夢想是有差距的。有時甚至是矛盾。但,人們正因為夢想而偉大,我們祖先不斷探索與實踐,有的幻滅了,有的成功了。這些點滴造就了今天的文明。我們也延續了祖先的血脈,心中不乏一些原始的渴望與夢想。這正是生活在當今都市中的我們,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憧憬。也是進行生活環境改造,探索實踐的本源。森林中的夢幻城市正是本次探索案,也是追夢的延伸…..
參考文獻:
[1]陳植.園冶注釋[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美)約翰•O•西蒙茲(俞孔堅等譯).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第三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國家園林局編著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標準.
[5]石川干子.藝林采閣方案文本
文章標題:實踐森林中的夢幻城市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zf/chengshi/132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