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3-07-01 12:04 熱度:
城市管理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北大核心級期刊《城市發展研究》,《城市發展研究》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主辦的刊發探討如何應對我國城市發展面臨的一系列挑戰的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刊物,刊載城市規劃、城市地理、城市經濟、生態學以及相關學科的文章。
摘要:德國巴伐利亞州通過一系列措施逐步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條件等值化,并將這種模式在山東省南張樓村進行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這種模式是否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值得我們去探究。
關鍵詞:城鎮化,城鄉等值化,經濟發展
在聯邦德國,國土空間規劃無法囊括整個德國的規劃內容,州國土規劃在聯邦國土規劃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巴伐利亞州就是通過進行“城鄉等值化”試驗,制定系統的城鄉空間規劃體系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該州從落后發展到如今享譽國際。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的逐步推進,“城鄉等值化”試驗對我國的城鄉發展具有參考價值,值得我們去分析和探討。
一、“城鄉等值化”的內涵及其發展
(一)“城鄉等值化”提出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建筑的一半以上成為廢墟,使得境內本就不發達的工業基本被摧毀殆盡。二戰后,醫院、學校、道路等基礎設施嚴重匱乏,而薄弱的產業結構造成大批的農民賣掉土地,離開農村,涌入城市,造成鄉村地區人口的大量流失,而農業凋敝使得城鄉社會經濟差距迅速拉大。在這種背景下,許多發達國家實行徹底的結構轉型政策,發展重點城市,但巴州政府卻提出了“城鄉等值化”的戰略目標,旨在通過城鄉空間規劃體系設計、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轉移支付、產業結構調整、土地綜合整治等措施促進鄉村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城鄉等值化”的內涵
我國學者對于“城鄉等值化”的見解大致相同。陳菊根在《城鄉等值化: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一文中指出:“城鄉等值化”,是指通過消除城鄉差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均衡實現,提升農村居民的整體生活質量,使在農村生活和在城市一樣舒適方便,價值一樣可以得以體現[1]。實現目標的模式構建是,建設的基點立足于農村,結合農村特色建設農村,彰顯農村特色價值,實現城鄉價值等同,而不是將農村城市化[2]。
二、南張樓村的“城鄉等值化試驗”
(一)試驗背景
20世紀80年代,我國城市經濟迅猛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城鄉差距不斷的拉大,大批農民涌入城市務工,農村土地荒廢,遇到了很多如“戰后”德國一樣的社會問題。1987年,山東省與巴伐利亞州締結友好省州關系,巴州和賽德爾基金會共同確立了一系列援建項目。第二年,山東省和巴州雙方確定開展一項名為“中德土地整理與農村發展合作試驗區”的項目。德國人正式將“城鄉等值化試驗”移植到中國農村,把享譽世界的土地整治經驗帶到了中國這個普通的鄉村。
青州市南張樓村憑著中國北方平原村落的典型特點:一不靠城、二不靠海、三不靠大企業、四不靠交通要道、五沒有礦產資源、六人多地少,最終爭取到了這個項目。按德方專家的話說就是:選擇南張樓村就是因為它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二)試驗進程
該項目于1990年開始實施,德方派遣了水利、建筑和土地整理方面的4名專家來幫助南張樓村制定村莊發展規劃。德國專家把先前雜亂無章的南張樓村劃分為四大功能片區:村東為大田區、村東南為工業區、村北為文教區、村中心地帶為生活區。總的原則是同類的功能要連片,制定好的規劃不能隨意更改。第一步,土地削高、填洼、整平、劃方。按東西向300m,南北向350m為基本“方”,重新分配土地。第二步,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半年內村莊居民居住區的道路路面全部硬化,原來的爛泥路變成了清爽的泊油路,房屋間的“胡同”也全部重新整修,路面中間挖一條凹槽,用于排水;田間道路也逐步硬化,播種機、收割機可沿路進出田間,便于機械化作業,減少村民的勞動強度。第三步,發展教育。德國人重視素質教育的培養,特別是青少年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德國人在南張樓村推行了“雙元制”教育的素質教育;對于青年農民加強了職業技能培訓。第四步,鼓勵民眾參與。在南張樓村村莊發展規劃制定初期,4名德方專家采取田間走訪、辦公室座談、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積極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村里按照要求組織分組討論,分為婦女組、學生組、工業組、老年組等,廣泛聽取各類別各階層的意見,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三)試驗成果
享譽世界的“城鄉等值化試驗”在南張樓村試行了22年,部分達到了最初的目標。首先,各功能區經過合理定位和項目實施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區安靜祥和;文化教育區獨立不受干擾;工廠區水電路齊全。此外,村內還有文化活動中心、村民休閑廣場、醫院、村級博物館等公共基礎設施。其次,一個顯著的事實是:南張樓村實現了把村民留在農村。項目實施前該村居民4000人,至2005年還是4000人。再次,到2008年,南張樓村有企業100多家;2004年村總產值3.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5億元;全村人均收入由1989年的1950元提高到2009年的10900元;從事非農業生產勞動力比例從1989年的13.6%左右到2009年的50%以上。農民的工作模式也由原來的農業生產為主,轉變為企業生產為主,農業生產為輔。
(四)試驗分析
現在的南張樓村試驗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然而,成功的背后存在著許多的尷尬。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所處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等諸多因素,注定這不是一段一帆風順的過程。
(五)試驗小結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南張樓村的成功是德國經驗與中國現實相互作用又相互妥協的一個結合體。盡管現在的南張樓村不是德國專家理想中的中國新農村范本,但它也顯著區別于中國農村大批農民進城打工的常態。無論尷尬多些還是收益多些,這都是中國人為城鎮化發展尋求的一次獨特的實踐,南張樓村的意義更是超越了一個4000人的村落本身。
三、“城鄉等值化”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借鑒
(一)完善城鄉發展規劃體系
無論是城鄉等值化發展還是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首先必須建立完善的城鄉發展規劃體系。我國的城鄉土地利用規劃的種類繁多,如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各個組織編制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溝通。我國應該基于城鄉等值化理念,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好各相關城鄉土地利用規劃,使得土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實現地區發展間的效率和公平。
(二)財政政策的優化
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城市偏向政策和“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形成的機制使得資金更多的向城市轉移,導致城鄉巨大的資金差異。而財政政策是縮小地區差距的有效措施。近年來的研究指出,中國財政支付未能向欠發達地區傾斜,主要原因是財政轉移支付結構中具有均衡地區財力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較小,導致了地區間財政能力的差距加大[5]。
(三)民營經濟的發展
通過民營經濟的發展來集聚人力、物力、財力,解決社會資本的耗散,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一個有效支點。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南張樓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其開辦的100多家企業,通過發展民營經濟來留在農民。在試驗過程中,民營企業,特別是出國返鄉的農民創建中小企業成為了社會資本均衡化的主要載體,也是村民生產方式轉變促進了生活方式轉變的基礎。
四、總結
“城鄉等值化”試驗在南張樓村取得了成功,有人認為,目前上海市的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城鎮居民水平,因此,農民收入提高的關鍵在于立足于農村,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和非農業的發展。但是,這種思路在上海或許可以實現,但是在中國大多數地區是不可能實現的,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是不現實的。中國城鎮化發展仍有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而“城鄉等值化試驗”給予了我們更多的視角。
參考文獻:
[1]陳菊根.“城鄉等值化”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J].中共杭州市黨委校學報,2007(1):63-66.
[2]胡平,胡振亞.“城鄉等值化”實驗及其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啟示與借鑒價值[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17-120.
文章標題:城市管理論文城鎮建設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zf/chengshi/177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