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進一步做強市場。進一步“劃行歸市”,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開發”原則,實施市場規模化、郊區化、園區化、品牌化戰略,加快市場改造升級,近期重點應引進國內外高檔化纖面料,提升產品檔次,大力發展毛、棉、皮和混紡面料,擴張產品線,憑借豐富迅捷的信息優勢、超旺的人氣優勢和完善的交易服務優勢,通過政府投資,行政控制攤位、物流倉儲成本,將新市場打造成超低商務成本、超高性價比的市場特區,同時加大招商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廣東、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的紡織企業,廣東、無錫、天津等地品牌經營戶,以及各類服裝服飾品牌企業及其總經銷和總代理,甚至吸引國際品牌進入柯橋市場,吸引國際采購集團、采購代理、跨國公司等進入柯橋市場駐點或采購,將柯橋中國輕紡城發展成“買全國,賣全國”,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紡織產品中心市場,確立柯橋輕紡城在全國輕紡市場領域的標桿地位和領袖地位。進一步發揮市場產品展示、商務洽談和經營者的基本辦公等核心功能,深化市場直接交易、合同交易、供樣加工、電子交易等交易方式,在老市場區的改造和新市場區的發展建設中,應能夠滿足不同交易模式的特點和要求,從而使不同規模、不同產品檔次的經營戶都能夠充分借助市場平臺完成交易。堅持市場與產業聯動、市場與城市聯動兩個基本方針,堅持政府主導,重在降低成本,優化環境,延伸配套,創新發展,加快形成南部老市場區、北部新市場區、中部國際貿易區和西部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區等四大交易區塊聯動并進、合理錯位發展的新格局。
思考三:如何快速提升柯橋新縣城集聚輻射功能,引導城市快速發展?
紹興縣的地理位置不是一個封閉獨立的幾何空間,它位于杭甬城市帶內,特殊的區位條件決定了柯橋城市不可能獨立發展成為大城市。由于位于杭州都市經濟圈直接影響區內,又受到紹興大城市的集聚功能的作用,柯橋城市集聚和擴散的腹地較小。柯橋新縣城要進一步提升集聚輻射功能,就必須站在長三角、杭甬城市帶和杭州、紹興大城市高度來加以審視和把握,與紹興、杭州形成合力,在合作中競爭,實現功能分工,才能更好的促進柯橋新縣城的快速發展。
(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做好接軌文章。
按照“規劃共繪、交通共建、市場共享、產業共興、環境共保”的接軌思路,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經濟圈。接軌杭州,不等于要淡化柯橋。柯橋應在接軌杭州中保持和發展自我特色,積極融入杭州都市經濟圈,并以此為平臺參與長三角的合作與交流。要以保持特色為前提,突出柯橋建國際紡織之都、現代商貿之城的城市性質,通過接軌杭州逐步實現接軌國際,在杭州都市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保持和形成與其它城市的差別。
1、充分利用杭州發展平臺和資源優勢。根據滬杭甬產業定位和產業結構調整情況,主動承接三大都市圈城市特別是杭州和紹興市區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的外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杭州是省會城市,今后將成為國際性旅游城市,具有較好的現代服務業優勢,擁有良好的金融、技術、人才、貿易環境和較多的科技資源和信息資源。柯橋可以通過接軌杭州,利用科研力量,把內生型經濟與外向型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全面提升柯橋經濟發展水平;依托柯橋與杭州較近的優勢,利用杭州建設國際性旅游城市契機,吸引杭州外溢的產業和居住功能,選擇性的加以利用和發展。紹興市位于紹興縣域幾何中心,自秦漢以來,歷來就是整個紹興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包括袍江、鏡水和越城區在內,目前擁有地域面積302平方公里,人口60多萬。紹興縣的平水南部山區、東部陶堰、富盛等城鎮和蘭亭、福全,實際上長久以來都在接受市區的集聚和擴散作用,由于區位和交通,以及歷史形成觀念等因素,使這些鎮難以擺脫紹興的影響,柯橋也很難在短期內發揮較大的作用。因此,這些鎮應充分利用臨近市區的優勢,接受市區的輻射,把市區的一些產業、居住,以及配套功能吸引過來,實現自身的發展。
2、加快區域性基礎設施的對接。加快與杭州紹興的交通聯系,努力建立柯橋至杭州半小時快速公交圈、柯橋至紹興15分鐘公交圈。在現有交通網絡的基礎上,柯橋應進一步研究與杭州軌道交通的對接,將杭州的地鐵1-8號線中的1號線、2號線、5號線、6號線、7號線等5條線路向南延伸,實現與柯橋的對接;加快研究紹興縣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第二條通道,提高紹興縣至機場的聯系便捷性,可考慮將湖安路向北延伸,北接規劃蕭山頭蓬路,與規劃機場東路相連后向西接至機場;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二期擴建為契機,大力發展輕紡物流與柯橋的對接,研究在蕭山國際機場建立便捷的物流基地;進一步研究紹興縣柯橋至杭州蕭山區衙前、黨山、瓜瀝鎮的聯系,并積極在建設時序上實現協調。
(二)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做足特色文章
一個城市的特色和個性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區別于其他城市的本質。特色就是生命力,就是柯橋現實和未來發展的動力和資源。紹興縣獨特的區位條件,在新一輪城市化進程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把握得好,則有利于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把握得不好,則就有可能削弱縣域經濟競爭力而被“邊緣化”。要在長三角和杭甬都市經濟圈諸多城市的激烈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關鍵在于塑造城鎮的特色和個性,努力在人無我有、人弱我強上下功夫。一是要充分利用城鄉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資源,突出地域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一方面紹興縣是有名的“江南水鄉”,要借“水”發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條件,保持水系,不搞大填大挖,做深做透“兩湖”、鑒湖、杭甬運河等水資源的文章,沿河、沿湖高品位開發,努力成為城鄉建設的點睛之筆;另一方面紹興縣山地資源豐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特別是柯南新區和平水副城,要充分利用柯巖和南部山區豐富的旅游資源,著力打造城市發展的后花園、城市旅游的“金名片”。二是要充分利用紹興傳統文化內涵,體現文化特色。紹興素有水鄉、橋鄉、酒鄉、名士之鄉等美稱,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延續千百年的古鎮、古跡、古老街區、古建筑群等歷史遺存,是城市魅力所在。應特別強調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重視和加強對城鄉歷史文化的挖掘,加強對優秀歷史
文物的保護,使歷史文物在保護中得以充分利用,使這些豐富的特色資源與城鄉規劃、建設有機結合,創造出一種獨具特色、內涵豐富的城鄉文化。
4/5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