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利用交通聯系,做強交通輻射功能。
一是進一步加強柯橋與周邊市縣的聯系。取消不合理的道路收費站點,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取消蘭亭收費口、楊汛橋、陶堰收費口的設置,方便柯橋與諸暨、蕭山、上虞的聯系,降低“進城”成本。二是進一步加強柯橋與鎮村的交通聯系。加快新縣城與周邊鎮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柯橋與各鎮的直接聯系,努力實現20分鐘交通圈;大力發展公交。進一步加密柯橋至齊賢、柯橋至錢清、柯橋至東浦、柯橋內部公交密度。同時。柯橋應重點研究環杭州都市經濟圈范圍內鎮村的公交優勢,降低成本,同時應進一步研究降低柯橋與紹興、縣域內各鎮村的聯系成本,推行新縣城公交而不是城郊公交,實行財政貼息,柯橋至縣域內各鎮村的票價應與市區至縣域內各鎮村票價實行統一價格標準,降低票價。
(四)充分利用新城優勢,做足城市后發優勢
新縣城柯橋正處于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期,城市形象和品位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新縣城柯橋,可以通過對國內外城市建設和發展經驗的總結,分析得失與功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去偽存真,吸收一些成功的經驗并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加以應用,就可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科學合理規劃。要站在長三角、杭州都市經濟圈和大紹興的高度,來審視柯橋的城市定位;要從經濟一體化區域的角度來看等城市規劃問題,要避免
經濟問題政治化,按照“只要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規劃都要研究,只要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功能都要配套,只要是有利于經濟發展事都要做”原則,結合實際,加強與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規劃的銜接,著力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規劃體系。二是加快功能完善。分析杭州、紹興等城市功能配套情況,積極根據自身特色,重點進進行發展。大力發展區域性輕紡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在提升輕紡城的同時,加大服裝市場、零頭布市場、物流倉儲等相關市場的建設,形成多層次、多形態的綜合性的輕紡、服裝及打卷等配套、衍生市場;完善柯橋商業功能,大力建設門類齊全、品種繁多的大型百貨公司,積極招商引資,引進歐尚、麥德龍等國際著名連鎖超市,利用柯橋輕紡城內客商較多的實際,積極發展高檔購物場所,向高端化發展,同時,新建服裝市場,發展大眾消費;大力發展文化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符合柯橋商業城市各類人員需求的文化娛樂設施和體育活動場所,建設紹興縣體育館、紹興青少年活動中心、紹興科技館、紹興縣德育教育中心、紹興縣老年活動中心、紹興縣文化宮、紹興縣紡織大學等設施,完善柯橋城市功能。三是加強城市管理。利用數字城管平臺,不斷加大對城區的管理力度,按照“統一指揮、分頭處理,建設主管、部門協作”的原則,進一步擴大數字城管實施范圍,利用高科技手段,實現對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四是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柯橋新縣城對縣域產業的服務水平。建立政府扶植、企業主導、符合市場發展規劃的展覽運作機制,大力培育一批高檔服裝品牌產品,利用借外腦、杭州大專院校產學研項目,進一步培育紹興紡織科技院,努力在柯橋形成設計、原料、紡織、服裝、銷售一條龍產業,拉長產業鏈,增強柯橋新縣城對縣域產業群的集聚效應。通過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城市發展特色,增強城市資源要素集聚力,吸引相關產業人員創業在柯橋、購衣在柯橋、娛樂在柯橋。
(五)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做足改革創新文章
土地、產業、人口等資源要素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要素。柯橋在實現新時期新跨越,必須在土地、產業和人口上做足文章,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并試圖通過努力,打破這些要素瓶頸對新縣城發展的制約。一是充分利用好用地。按照“節約集約”要求,利用好每一寸建設用地,在深化“畝產論英雄”實踐的同時,進一步做深“上天、入地、加密”文章,建設出臺新的人均用地、用地結構等城鄉規劃控制標準;充分挖潛造地,城鄉建設推進已到了必須利用已有土地進行挖潛建設的階段,根據《紹興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紹興縣今后新增的建設用地將主要通過農村宅基地整治,增加土地開發強度,引導農民改變傳統居住模式來增加建設用地。因此,紹興縣應圍繞“三集一化”(土地集約利用、產業集聚發展、農民集中居住、管理服務城鎮化)目標,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村新社區規劃,合理撤并自然村、扶持壯大中心村,加快建設農村新社區,嚴禁獨立式個人建房,限制聯立式個人建房,積極推行農民公寓,倡導農村高層農民公寓建設。二是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做強輕紡產業,向設計研發和物流銷售兩端發展,拉長產業鏈,占領行業制高點和話語權;積極發展非紡產業,通過引進大項目,帶動一批配套產業進駐,最終形成一個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三是積極創新戶籍制度。積極吸引縣外高素質人才落戶紹興縣,減少人口流動障礙;創新戶籍管理制度,探索縣域或平原地區戶籍人口全部非農化機制。在大力發展廉租房,吸引外來務工人員分享城市發展成就的同時,切實解決該部分人口戶籍問題。
5/5 首頁 上一頁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