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28 15:05 熱度: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新課標把“語文與相關文化”定為語文課教學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摘 要: 在語文課堂上,與語文相關的各類文化現象無處不在。教師們應利用好相關文化因素這一輔助工具,緊緊圍繞語文主題,適時在語文課中滲透相關文化,引導學生了解與語文相關的社會背景、文化環境等內容,幫助學生充實知識,擴大語文視野,著力于對學生人文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形象思維的開發。
關鍵詞: 國家級論文發表,語文本體性,文化因素,聯系
那么,語文與相關文化有什么樣的聯系?如何在語文課中適當滲透相關文化呢?
一、語文與相關文化因素的緊密聯系
語文教學本質上是一種語言的教育。對一個民族來說,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靈魂,是民族的血脈,一個民族語文內涵的情感與精神,往往是它的靈魂和思想、智慧的發源地。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語言,與其他文化是血脈相連、息息相通的,它們共同記錄和表達出了當時、當地的獨特文化和思想。
以語文課本為例,蘇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中就廣泛記錄著我們生活中的各類文化現象,如七年級(上):《端午日》、《社戲》、《本命年的回想》、《對聯六幅》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七年級(下):《巍巍中山陵》、《凡爾賽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為代表的建筑文化;八年級(上):《藍藍的威尼斯》、《美麗的西雙版納》、《蘇州園林》等為代表的旅游文化;八年級(下):《范進中舉》、《孔乙己》等為代表的科舉文化,等等。其中既蘊含人們生活中的喜怒悲歡,更承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語文是生活,是價值觀,是人們的人生態度,是人們的理想與夢幻。
二、中學語文課堂中相關文化因素的作用
在語文課上,學生要了解、學習、探索、實踐語言,通過語文學習,了解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體會人類蓄含于語文中的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作者感受生活、感悟世界的方式,從而增強學生參與世界事務、參與生活的意識。可是,中學生的真實人生經歷、體驗較少,而在語文課上,許多文字包含人類各種各樣豐富的情感、體驗,沒有切身經歷怎么理解呢?我認為,利用好與語文相關的文化因素能很好地幫助解決這一難題。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過于重視語文知識,而沒有理解“情從心起”的道理,導致產生重語文表象、輕語文內涵的結果。可見教師是否掌握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重心與著落點。語文教學要從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回歸,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通過語文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語文的內涵、體驗生活、感悟世界。比如教學《端午日》時,可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端午的風俗短片,讓學生體會端午這一民俗文化的內涵,喚起學生對民俗文化的重視,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對民俗文化的探索活動中。這樣學生才能與語文融為一體,獲得心靈震撼,才能在課文學習中感悟生活的真諦。
三、如何在中學語文課中適度滲透相關文化因素
1.在語文課中滲透相關文化因素要圍繞語文文化主題展開
語文教師擔任了文化傳承的重要工作,教的是語文課,而非藝術,也非歷史,更非思想政治。在教學中,一定要緊緊抓住“語文”這一主題,滲透的相關文化應是以語文為中心的文化,滲透這些文化的終極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感悟語文,在此過程中所了解到的更多文化都是為這一終極目的服務的。
2.在語文課中滲透相關文化要突出語文的本體性
在語文課上,相關文化的滲透是為了幫助學生對語文進行更深入的體驗、理解,幫助學生到達審美的最高境界。語文的文化內涵因素是一種直接經驗,具有不確定性,它不是其他文化可以替代的,它只是與相關文化有相通之處。語文的文化性拓展一定要適度。在語文課上,我們必須堅守以語文為本體的陣地,其他所有綜合都是從語文出發,最終回歸到語文中;在滲透相關文化時,不要派生出與主題語文無關的知識。
3.課程文化的綜合化不等于綜合課
目前,有的語文教師把在語文課中滲透相關文化理解為語文課變成了多元化的綜合課,出現一些語文課中長時間脫離語文“講故事”、“演語文劇”之類的現象。
我曾聽過這樣一節語文課,課題是《明天不封陽臺》。授課老師用《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展開課題。在欣賞了一遍歌曲后,老師用了長達十多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對課文中那只受傷鴿子進行模擬采訪,在這十多分鐘內,竟然完全脫離文本而轉為對“野生動物保護”這一思想政治、環境保護話題,學生前幾分鐘還在按老師的要求做,后來顯得無所事事,教室里亂哄哄,語文課顯得異常尷尬。針對這種在語文課中偏離語文本身的現象,我們要特別提出:應切記我們上的是語文課,語文課程與各類文化因素的綜合是語文內部各學習領域(如鑒賞、表現、創造等)的綜合,不是各類不同形式上的機械的綜合。整堂語文課要控制沒有語文的時間,根據一堂課的需要滲透相關文化,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審美目標。
在語文課上,教師應利用好相關文化這一輔助工具,緊緊圍繞語文主題,適時在語文課中滲透相關文化,引導學生了解與語文相關的社會背景、文化環境等內容,幫助學生充實知識,擴大語文視野。語文教學不應僅僅拘泥于單純講授課文、研讀語段等,應著力于對學生人文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形象思維的開發;應當給予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讓他們暢想的思緒自由飛翔,使每一節語文課都有真情的交融、靈感的爆發。
參考文獻:
[1]董學文.藝術教育是靈魂的教育.中國語文教育.
[2]吉人.感悟語文.中國語文教育.
[3]柳斌.三談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
文章標題:國家級論文發表集“文化元素”之星,拱“語文本體”之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jiaoyu/zhongxue/2401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