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項目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7 17:49 熱度:
摘要:本文主要根據本人工作中的經驗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的重點和難點做出了闡述。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措施
1工程概況
某工程為三棟商業、住宅樓,地上12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15214m2,其中地上13012m2,地下2202m2,建筑基底面積1579m2。建筑高度為37.400m,±0.000所對應的絕對標高為14.800m。
主樓采用鋼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單獨地下室采用框架結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建筑結構的抗震設防烈度七度。
地下室基礎為筏板基礎,平面尺寸35.1(24.6)×66.400m,底板厚900mm,局部厚400mm,其混凝土均屬大體積混凝土。混凝土降溫措施主要是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與濕麻袋進行保溫。
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30,抗滲等級S6,墊層C15。底板縱橫向共設1道800mm寬的后澆帶。
2施工準備
各種原材料的準備都必須通過試驗部門檢驗合格,方能使用。
2.1材料
⑴水泥
因本工程是大體積砼工程,應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水泥品種,如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水泥的各項指標應分別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85)。水泥進場應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
⑵砂
砂為粗中砂,宜選用堅硬不含雜質有棱的砂質砂粒,因有抗滲要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以重量計)。
⑶碎石
石子選取用花崗巖碎石,其含泥量不應大于1%(以重量計),石子中針片狀顆粒的含量不大于15%,碎石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內徑之比宜大于1:3,由試驗配比確定。
⑷水
生活飲用水(自來水)。
⑸外加劑和緩凝劑
確保砼初凝時間控制在6小時內,供應砼攪拌站(廠)應由試驗室試配確定配合比其材料應符合上述要求,需方派專人監控檢測。
2.2機具
⑴砼泵送選用砼泵機。
⑵砼泵站應備有足夠功率和穩定電壓的電源,有可能停電時還配備發電設備,保證供電。
⑶插入式、平板式振動器。
⑷通訊:泵站與澆筑現場之間配備可靠的通訊聯絡設備以保證砼輸送順利。
2.3澆筑順序
考慮中間不可避免間歇時間及設計要求留后澆帶作施工縫,劃分為兩個澆注區域,計劃安排3臺砼泵車,合作對底板混凝土連續進行澆筑,以后澆帶為分隔線分兩個區,澆筑順序從1區向2區澆筑。
2.4澆筑進度
地下室底板砼量約1620m3左右,每臺泵車以最大理論工作量40m3/h,則每小時兩臺砼泵可落砼120m3,考慮中間不可避免間歇時間,需用13個小時可澆筑完成,由于設計要求不得留設施工縫,故計劃安排3臺砼泵車,分2班連續作業進行澆筑。混凝土運送車理論上每10m3/車,約需162車次才能澆筑完畢。混凝土攪拌站的其生產能力和運輸能力每小時必須供應不少于13車混凝土,為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連貫性,故要求攪拌站派出的車16~20臺。
由于面積大及工程量大,砼商必須派一人到駐現場隨時指揮調度份內工作。
3混凝土泵送
⑴泵機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嚴格培訓,經考試取得合格證者方準上崗操作。
⑵泵送前應檢查泵機的轉向閥門是否密封良好,其間隔應保持在允許范圍內。使水泥漿的回注降低到最低限度。當檢查發現超偏差時,應用耐磨焊條補焊。
⑶泵機料斗號上要加裝一個隔離大石塊的行篩網,其篩網規格與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徑相匹配,并派專人值班監視喂料情況,當發現大塊物料,應立即揀出來。
⑷泵送前,應先開機用水潤濕整個管道,而后送入水泥漿或水泥砂漿,使輸送管壁處于充分滑潤狀態,再開始泵送混凝土。
⑸泵送開始時,要注意觀察混凝土的液壓表和各部位工作狀態,一般在泵的出口處,最終易發生堵塞現象,如遇堵塞,應將泵機立即反轉運行,使泵出口處堵塞分離的混凝土能回注到料斗內,將它攪拌后再進行泵送,若反復3~4次仍不見效時,應停泵拆管,清除堵塞部位的混凝土,待清理完畢后,重新安裝好管道再行泵送。
⑹混凝土應保證連續供應,以確保泵送連續進行,盡可能防止停歇,萬一不能連續供料,寧可放慢泵送速度,保證連續泵送,當發生供應脫節不能連續泵送時,泵機不能停止工作,應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轉兩個沖程,把料從管道內抽回重新拌合,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內搓合料結塊或凝固,同時開動料斗的攪拌器,攪拌3~4轉,防止混凝土離析,如果泵送停歇超過45min或混凝土離析時,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它方法排出管道內的混凝土,經清洗干凈后再重新泵送。
⑺在泵送混凝土時,應使料斗內持續保持一定的混凝土,如料斗內剩余的混凝土降低到20cm以下,則易吸入空氣,致使轉換開關閥間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則需將泵機反轉,把混凝土退回灰斗,除去空氣后再正轉泵送。
4混凝土澆筑要點
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3臺砼機,通過泵管輸送到澆筑地點。底板分兩個區,從1區向2區澆注。
⑵底板砼澆筑采用平推澆筑法,同一坡度,薄層循序推進依次澆筑到頂,即澆筑時先在一部位進行,直到設計標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動,然后在其坡面上繼續澆筑,循序推進。這種澆筑方法能較好地適應泵送要求,使每車混凝土澆筑在前一車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確保混凝土之間的澆筑間歇時間不超過規定的時間。同時可解決頻繁移動泵車的問題,也便于澆筑完的部位進行覆蓋保溫。澆筑速度連續保持均勻,加強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⑶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層間間歇時間不得超3.5h,如遇特殊情況,混凝土在3.5h仍不能繼續澆筑時,需采取應急措施。即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坡面上插12短鋼筋,長度1m,間距500mm,呈梅花狀布置。同時將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蓋保溫。
⑷混凝土澆筑時配置4~5臺振搗器,負責混凝土的振搗。因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較大,會在表層鋼筋下部產生水分,或在表面上部的混凝土產生細水裂縫。為了防止出現這種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預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壓實措施。
⑸澆筑過程中設專人檢查鋼筋和模板的穩固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⑹混凝土在澆筑振搗過程中會產生多少不等的泌水,需配備一定數量的工具如小水泵、大鐵勺等用以排出泌水。澆筑過程中還要注意及時清除粘附在頂層鋼筋表面上的松散混凝土。
⑺綁扎基礎鋼筋前,應將地基進行清理使之符合要求。灌注混凝土時,當地基干燥時應先將地基濕潤。
5防止裂縫的主要措施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防止出現裂縫,的關鍵就是控制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差,施工時必須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妥善處理:
5.1處理水化熱的措施
⑴在保證混凝土等級的前提下,使用適當的緩凝減水劑,減少水泥量,降低水灰比,以減少水化熱,推遲水化熱的峰值期。
⑵分層澆筑混凝土,每層厚度不宜大于300mm,以加快水化熱散發,并使溫度分布均勻,同時也便于振搗密實。上層混凝土覆蓋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
⑶合理選擇混凝土的配合比,盡量選取用水化熱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并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的水化熱,最終把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是可以減少裂縫出現的。
5.2混凝土養護
⑴對大體積混凝土加強養護是防止混凝土開裂的關鍵之一。在養護中要加強溫度監測和管理,及時調整保溫和養護措施,延緩升降溫速率,保證混凝土不開裂。養護需要7天以上(澆筑完7天內是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高峰期),具體時間將根據現場的溫度監測結果而定。
⑵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即轉入養護階段,通過給砼表面覆蓋塑料薄膜與濕麻袋進行保溫養護。
5.3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措施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我方將制定溫控方案加以控制,即控制砼內外溫差在250C以內,根據混凝土的澆搗方向和底板厚度考慮,計劃在底板布置六組電子測溫點,每組表面、中、下各三個測點。
⑴采用北京建工生產的砼電子測溫儀,在混凝土中預先埋入ф20鍍鋅鋼管,每組2根,并與鋼筋綁扎在一起,但鍍鋅鋼管要離開鋼筋50mm并高出混凝土100mm(如下圖示),鍍鋅鋼管管底要封閉,管口膠布包住,以免堵塞。測溫鋼管應按測溫平面布置圖進行預埋。
⑵測溫及記錄:在砼溫度上升階段每2~4h測一次,溫度下降階段每8h測一次,同時應測大氣溫度,并做好記錄。
⑶測溫時如果發現底層溫度和中間溫度以及中間溫度和上層溫度,上層溫度和面層溫度,面層溫度和表面溫度相差250C及以上時,或日降溫速率大于20C/d,立即通知覆蓋麻袋或塑料布。
⑷測溫小組配備專職測溫人員,對測溫人員要進行培訓和技術交底。測溫人員要認真負責,不得遺漏或弄虛作假,測溫記錄要填寫清楚、整潔,換班時要進行交底,并每日報技術負責人。
⑸測溫小組由3人組成(包括1名組長和2名組員),晝夜值班,3人輪流,測至內外溫差基本平衡,中心溫度與表面及大氣溫度基本一致。測溫持續時間一般為9~12d及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并經技術部門同意后方可停止測溫。
6防止浮漿及自由擴散
⑴嚴格控制水灰比,因水灰比過大,振搗時石子很快下沉,造成浮漿,甚至離析。
⑵倒料時,出料口應盡量接近澆搗部位,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
⑶在滿足泵送的前提下,經商品砼公司技術人員同意,盡量減少砼的坍落度。
⑷防止漏振和過振,振幅應按下面做法:
7后澆帶主要技術措施
本工程地下室板設有后澆帶,寬800mm,后澆帶設置和澆筑應按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進行。
⑴板內鋼筋先做分離處理,澆筑板砼前將兩側分離鋼筋加焊。
⑵后澆帶宜在兩個月后澆灌砼,至少不得少于60天且采用高于設計砼等級一級的砼或用等級微膨脹砼進行澆筑。
⑶后澆帶每邊約200mm處砌筑100mm高,作為蓄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5天。
⑷后澆帶的施工應注意其模板周邊、支頂不能受擾動,且該部位在搗砼時要清理干凈。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某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要點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jingji/xiangmu/24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