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項目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8 09:17 熱度:
摘要:根據本人從事多年的建筑施工安全監督工作經驗,對如何控制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安全事故直接影響到建筑施工作業的安全性,我們必須加強建筑工程安全質量監督,及時找到引起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制定好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更好地預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工程監督;安全事故;控制措施
引言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這些年來,建筑業一直成為我國安全事故的多發行業,僅次于交通和礦山業。對于如何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以及怎樣落實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工作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重大課題,究竟有哪些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下面就以幾個具體的案例進行簡要分析。
1.建筑工程安全體系概況
建立一個建筑安全控制系統,能夠有效的避免或減少安全事故人員的傷亡同時能保障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所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指的是對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測和分析,從技術及管理層面采取措施,確保施工生產按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要求嚴格進行,使施工過程的安全生產始終處于被監控狀態。如果安全監控系統一旦建立就不要隨意更換或撤消,確保每個項目從始至終保持其固定和完整性,從而避免一些因調整不合理造成的安全事故。
2.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的發生,不但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企業聲譽,制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同時還會給家庭帶來不幸,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穩定。下面我們列舉幾個事故案例進行剖析:
2.1現場施工用電管理原因
例如,某工程人工挖孔樁因下大雨施工停工,天晴雨停后,樁孔因地質情況特殊需繼續施工。此時,配電箱進線端電線因無穿管保護,被電箱進口處割破絕緣造成電箱外殼、PE線、提升機械以及鋼絲繩、吊桶帶電,某工因不小心觸及帶電的吊桶遭電擊,經搶救無效死亡。
產生上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1)電源線進配電箱處無套管保護,金屬箱體電線進口處也未設護套,使電線磨損破皮。(2)重復接地裝置設置不符合要求,接地電阻達不到規范要求。(3)電氣開關的選用不合理、不匹配,漏電保護裝置參數選擇偏大、不匹配。間接原因是:(1)現場用電系統的設置未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2)現場施工用電管理不健全,用電檔案建立不健全。
2.2材料質量檢測原因
某花園二期工程對一個構造坑進行墻面防水施工,由于事發前幾天一直下雨,坑底部有積水,必須先將積水抽干。而負責防水作業的工人到場時水尚未完全抽干,防水工就在構造坑里面清理墻面,做涂裝前準備工作。由于墻面潮濕,工人用煤氣噴燈對墻面進行烘烤后,他們用小桶盛裝氯丁膠粘結劑,攜進坑里面開始進行防水涂裝工作,不出幾分鐘,在坑槽里面施工的工人先后暈倒,經搶救無效死亡。
經事后分析直接原因是:(1)涂裝作業使用的氯丁膠粘結劑苯含量是標準要求的130多倍,嚴重超標。(2)涂裝前用煤氣噴燈烘烤墻面,造成構造坑內氧氣不足。間接原因:(1)管理制度不健全,沒有嚴格執行ISO9000管理體系,無原材料采購、進場、入庫和使用管理制度。(2)涂裝作業前無安全技術交底,工人未使用個人防護用具。(3)沒有嚴格執行《涂裝作業安全規程》,入坑前未作氣體檢測,無通風換氣措施。
3.3為圖方便,違章施工原因,
某工程在進行混凝土澆注時,由于現場滿堂支架搭設較密,又有外腳手架,無法使用混凝土泵,工人采用手工澆注。為貪圖方便,在澆注最后幾方混凝土時,混凝土班工人拆除了拉梁上部支撐屋面模板的部分立桿和水平桿,造成支架無法支撐屋面結構荷載和施工荷載而失穩,模板、鋼筋、混凝土連同支架一起坍塌,這時正在屋面下方施工的幾個工人被砸致死,而在屋面板上面施工的工人也隨屋面坍塌而墜落受傷。
經事后分析,產生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違章拆除屋面結構的模板支撐體系。間接原因是:(1)對屋面模板支撐體系監管不力,造成了支撐體系被違章拆除。(2)現場安全檢查制度不健全,缺少值班人員,工人拆除支撐的違章行為沒有被發現和制止。(3)對勞務工的培訓教育和組織管理不到位,造成工人貪圖方便,冒險施工。(4)現場未履行驗收程序,違規澆注混凝土。(5)監理單位未認真進行旁站監理。
3.安全事故的防治措施
3.1對于現場用電系統
應該做到:(1)加強施工現場用電安全管理。(2)對現場用電的線路架設、接地裝置的設置、電箱漏電保護器的選用要嚴格按照用電規范進行。(3)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檔案,包括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資料、用電工程檢查紀錄、電氣設備試驗調試紀錄、接地電阻測定紀錄和電工工作紀錄等。
3.2材料檢測質量監控
首先,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其次要嚴格執行ISO9000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原材料采購、進場、入庫和使用管理制度,把好原材料產品質量關。最后,涂裝作業嚴格執行《涂裝作業安全規程》,進入密閉空間(或有限空間)前一定要作氣體檢測,采取通風換氣措施。
3.3違章施工管理
應根據施工實際情況(1)加強模板支撐體系的管理。支撐搭設必須有方案,有計算,有審批,有驗收,未經許可嚴禁拆除。(2)加強施工組織管理,現場分部分項工程要配備完備的班組和人員,保證每一個施工步驟和環節都符合工藝和安全的要求。(3)加強對勞務工的組織管理,加強三級安全教育和技能教育,提高遵章守紀的自覺性。(4)監理單位要認真履行監理職責,加強施工現場的監理工作,對重要工序、重要部位要實施旁站監理,堅決制止施工違規違章行為。
4.全面控制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環節
(1)控制人為因素
加強建筑工程安全監督隊伍建設,及時考核。強化專業知識、參加技能的培訓,加強安全事故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預防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安全監督管理機構,應經常深入生產一線。及時掌握企業和項目的安全管理,安全檢查,安全評價,安全設施使用,檢測情況等是否符合規定和標準,對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采取預防控制措施并上報,嚴格履行安全職責從根本上解決人行為上的不安全因素,保證生產安全,減少事故的發生。
(2)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加強安全保障體系
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做好演練和記錄工作,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因為建筑施工安全問題是個系統工程,必須采取有效的對策,把安全措施落到實處,盡可能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加強安全生產現場監督,保護施工現場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改善安全條件和設施,完善安全生產監督體制。提高安全生產的科技含量和綜合防御能力,主動加強與規劃、設計、監理等機構的聯系與溝通,及時排除可能出現的每一個隱患,使現場安全防護的各個重點環節和部位都有技術作保障,有效地控制事故的發生。此外,還要堅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每個項目都能安全生產。
(3)嚴把建設項目施工全過程監控
必須重視建設規劃、設計、施工全過程,設計單位必須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設計,以防由于設計不合理而導致的安全生產事故,在設計的同時應當考慮到施工安全操作和防護的需要。而施工設計中應包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針對每項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隱患和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環節進行預測,在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發生事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主要包括:①進入施工現場的安全規定;②地面及深坑作業的防護;③高處及立體交叉作業的防護;④施工用電安全;⑤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⑥對采用的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結構,制定有針對性、行之有效的專門安全技術措施;⑦預防自然災害措施;⑧防火防爆措施。
(4)加強法制管理
完善安全監督管理機制,依法查處違法違規建筑行為,建立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從根本上嚴格市場準入制度。此外,要制定有利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和安全事故隱患要限期整改,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單位要實行嚴肅查處,并落實到主要負責人,形成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排除事故隱患。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應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監督,提前對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采取預防控制措施,提高我們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同時將建筑施工安全監督工作科學化、制度化、系統化,以確保建筑工程穩健、安全、順利的進行。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對建筑施工安全的事故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jingji/xiangmu/25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