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21 08:51 熱度:
摘要:工業革命孕育了最初的工業建筑。經過世界范圍內長期的發展,工業建筑早已不再是單純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而是在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其中人性化設計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本文提出了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思路, 以創造出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適的工作空間, 使工業建筑實現設計的人性化。根據目前社會發展趨勢從內部空間環境和外部空間環境方面分別敘述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
關鍵詞:工業建筑設計,人性化設計,內部環境,外部環境
1 簡介
工業建筑的生產目的導致了人的主體地位的失落,認識工業建筑情感的意義就必須重新認人在工業生產中的作用。工業建筑設計中通常只考慮人的生理需求,以使其提高工作效率。這時生產者被當作機器的一部分來看待,強調人的生產功能,卻忽視了人的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另外,當今高新工業商品價值的獲取更依賴于人腦力勞動的創造,而親切舒適的工作環境是醞釀創造力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所以聰明的現代企業家往往力求通過營造人性的工作環境使勞動者獲得工作的愉悅與情感滿足以此來換取更多的勞動產品。另一方面,工業建筑情感也會增加隨著現代工業從傳統加工業逐漸向高科技產業發展,以及人們對工業建筑理念的轉變,現代工業建筑設計需要適應并滿足生產產品的自動化、潔凈化、精密化和生產過程的安全、高效、衛生等要求。由此在新形勢下,提出了現代工業建筑設計需要向節能節地化、生態化、高科技化、多元化、人性化等方面發展。其中,工業建筑的人性化發展越來越受到建筑設計師們的重視。
工業建筑在 18 世紀后期最先于英國得到發展,后來在歐美其它國家興起。我國則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上世紀 50 年代才開始建造各種類型的工業建筑。在工業建筑發展之初,受經濟條件水平及人們思想認識等限制,在工業建筑設計中人們往往只考慮滿足生產工藝、生產空間和結構載荷的基本要求,工業建筑僅僅是為生產設備和生產工人提供的一個遮雨蔽日的外殼,忽視了工業建筑的文化藝術價值和對生產中人的關懷。這使得工業建筑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總是千篇一律、單調和乏味,也很難讓設計師發揮在工業建筑設計中的應有價值。
2 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
美國行為科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論,他將人類需要從低到高分成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馬斯洛認為上述需要的五個層次是逐級上升的,當下級的需要獲得相對滿足以后,上一級需要才會產生,再要求得到滿足。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工業建筑作為建筑運動的先驅和代表,是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最早的實踐。我們應該重視人的因素在建筑中的作用,將工業建筑的設計主體從以往以生產設備為中心朝著以人為主體的方向發展。
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認識與傳播,以及工業建筑存在的社會環境、社會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人們開始關注工業生產中人的感受及其與工作效能的關系。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隨之產生。在工業生產中,工人們往往長時間處于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狀態中,因而,工業建筑空間是更需要人性化關懷的場所,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宜人的空間環境可以緩解人們的工作疲勞。因此,工業建筑設計及其環境的創造應該越來越朝人性化的設計方向發展。
情感是生命之本,建筑必須體現對人類情感的關懷,工業建筑當然也不能例外。工業建筑情感的意義可以圍繞著生產目的和企業形象目的這兩個主要目的展開。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的本質在于:設計中摒棄僅注重生產工藝的要求,而輕視人的行為和心理要求的傾向,做到工業建筑中的空間及環境與人相融合,讓操作者置身在工業建筑的良好環境中而產生一種歸屬感、生活感和親切感,最終達到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及工作效率,做到真正體現對人關懷的建筑。
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主要體現在內部空間環境的人性化設計和外部空間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2.1 工業建筑內部空間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1)內部多功能區域布局和空間設計:人性化設計對工業建筑的功能空間提出了多樣化的需求。對于工業建筑內部空間的設計而言,一定私人空間的創造是工業建筑情感因子存在的基礎。工業廠房內根據需求設置更衣室、淋浴間、衛生間、休息室等區間,并配備舒適空調和采暖設施等。此外,技術培訓、娛樂休閑、產品展示等多種功能空間在人性化設計中也應運而生。這些功能布局和空間的開發不僅可以改善工作環境,促進員工智能的發展,增進人與人的交流,也便于營造親切宜人的氛圍。因此,在生產廠房內合理地加入多樣化的功能空間,與生產空間隔離設置,可以使員工享受休息過廊、內庭、餐廳、會議室等空間。這種通過精心的環境設計,創造具有“人文關懷”和生活氣息的內部空間,減少因長期作業而產生的煩躁感和壓抑感,有利于消除疲勞,使工業建筑從以設備為主體變為以人為主體的空間。
(2)合理運用色彩設計:在材料的色彩方面,目前的工業建筑或使用非常醒目的顏色如紅、黃、籃等,或直接表現為金屬材料的銀灰色,來增加建筑的標識性與時代感,但人最向往的卻是大自然中的那些親切的顏色與質感。因此如果能在其中搭配一些柔和的暖色調完全可以增加工業建筑的情感氛圍。在材料質感方面,在近人尺度上補償一些質感軟化的材料如木材、塑料、皮革、布藝等等,與玻璃、鋁合金、鋼等硬性材料配合使用,也是增加工業建筑人性化因子的有效途徑。
(3)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搭配:在工業建筑的內部空間環境中應重視開放空間的創建,使內部空間與自然環境相互交流和滲透,尤其工藝中要求潔凈和密閉的生產空間,由于長時間密閉而與自然隔離,易使人產生心理上的壓抑、沉悶與疲勞。創造接近自然的空間環境,發揮植物、新鮮空氣、陽光及自然景觀等在調節情緒、恢復疲勞等方面的特殊功能,能使人心態舒展、精神振作,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進而也有利于保證生產質量。接近自然的空間環境的創建,可按人的活動流線,規劃設置一些自然景點,通過設置觀景窗、觀景臺、內庭園以及落地窗等措施來加強人與自然的聯系。此外,引進自然、改善內部生產環境還可以借鑒我國傳統園林的一些設計手法,如:滲透、借景、對景等。
(4)生產設備和管線的有序布置:在某些行業的工業建筑中,生產設備和管網占據著較大的空間位置,其布置不僅要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同時還必須考慮其操作上的方便和整體的觀感效果。建筑師應配合工藝設計人員對設備、管線進行合理有序的綜合布置,避免雜亂無序。不同管線采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識,以取得整齊美觀的整體效果。同時,這也有利于設備管網的管理維護及安全生產,直接涉及對生產者的人性化關懷。
(5)其它方面:建筑采光、照明、通風與避免眩光等設計處理是否合理也是人性化設計的一方面,應予以重視。建筑師應加強專業修養和專業創新,配合各專業工程師優化設計,努力提高工業建筑的內部環境品質。
2.2 工業建筑外部空間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1)工業建筑外部環境空間組織的整體性在工業建筑的外部空間環境設計中,應結合環境要素和內在秩序綜合考慮建筑的空間布置、群體組合、單體形象、道路、開放空間及綠化等方面的問題。突出項目自身的功能空間及環境要素特質,以統一的空間建構、色彩構成等處理手法來強化其自身風格的整體性,增強工業建筑外部空間環境的可識別性和親和力。
(2)工業建筑外部空間的序列性:員工從廠外進入廠內工作到離廠是一種有規律的活動,因此,工業建筑外部空間的組織與環境設計,應考慮到人的活動規律,做到主體與客體的和諧統一。此外,廠區邊界如圍墻、大門等與城市街道直接相連,在設計中應力求協調、美觀;廠區內的廠前區位于工廠的主入口,是工廠序列空間的起始點,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建筑空間,更是與城市景觀取得協調、呼應的重要區域,也是建筑外部空間人性化設計的重要方面。
(3)廠區綠化景觀和道路的整體設計:廠區內的景觀和道路設計在建筑設計的人性化方面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如同建設住宅小區一樣,企業希望把自己的工廠建設成布置有序、花鳥成群的花園式工廠。因此,很多工廠開始重視塑造為企業人員服務的公共空間環境及園藝景觀設計,并邀請專業園藝景觀設計公司來參與工廠的總平面設計。
在綠化景觀和道路的設計中,建筑師應研究廠區綠化的特殊性,掌握環境設計手法,從生態和城市景觀、工廠環境的要求出發,實現綠化景觀設計的科學性、整體性和適應性。道路的設計除了考慮它的交通功能之外,也要考慮其線型、比例、質感以及與綠化和建筑的協調等環境景觀要求。在設計中,廠區內還可創建供人們交流和休息的場所,并將植物、新鮮空氣、陽光引入其中。這種對工作環境的改善方式,成為現代工業園中人性化設計的突出表現。此外,建筑師要主動與專業綠化技術人員或景觀設計師溝通,以做到廠區環境設計的整體優化。
3 結語
當今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質量的高低,而是綜合的文化現象較量,包含企業的價值觀念、道德行為、管理方式的總和,與消費者之間達成連續的溝通。說到底這些競爭都是圍繞人-性化做文章,所以聰明的現代企業家十分重視工廠的建筑形象,滿懷人性化生產、管理的情節。構建和諧社會,對我們工業建筑設計師而言,一定要深刻理解工業建筑人性化的重要性,掌握塑造人性化空間塑造的方法,并將這些方法理論合理地運用到大大小小的項目之中。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要求建筑師擯棄只重生產工藝的要求、輕人的行為和心理要求的傾向,注重人對空間環境的體驗和感受,創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適的工作空間,使工業建筑空間環境與人相結合,設計出真正體現人文關懷的工業建筑。
參考文獻:
[1]胡偉忠.以人為本理念在工業建筑設計體現[J],建筑與工程,2010(03).
[2]潘興強,付麗麗.工業建筑人性化設計初探[J],山西建筑,2008(04).
[3]劉德華.工業建筑的發展趨勢[J],新建筑,2004(03).
[4]同濟大學建筑學教研室,上海工業建筑設計院《.工廠總平面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1979
文章標題:工業建筑人性化設計細節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1414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