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7-30 09:28 熱度:
本文選自國家級期刊《黑龍江交通科技》,《黑龍江交通科技》自創刊以來,緊緊圍繞國民經濟發展對交通科技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指導;結合我省低溫嚴寒特點和實際需要報導省內交通科技新成 就、科技論文和科技成果;先進的設計理論和生產施工工藝;技術改造、企業管理的新經驗、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技術政策;交通工程論述,國內外 交通科技動態論述等。為我省公路橋梁建設和交通運輸生產服務,為加速實現我省交通運輸的現代化作出貢獻。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長枕埋入式無砟高速道岔的基本參數、結構特點,同時就道岔現場吊卸、存放、運輸、組裝、檢查、調整、焊接等關鍵工序進行了簡單闡述,內容深入淺出、簡潔易懂。
關鍵詞:高速道岔,參數,裝卸,組裝,精調
1、工程概況
直股通過速度350km/h,側股通過速度80km/h。
2、道岔參數
2.118號單開道岔主要技術參數:全長:69m;前長:31.729m,后長:37.271m;導曲線半徑:1100m;轍叉角:3°10′47.39″。
2.218號單開道岔主要組件參數:轉轍器軌排:長23.392m導軌組件:長24.614m,轍岔軌排:長20.992m。
3、道岔組件裝卸、運輸與存放
道岔組件采用散件發運現場組裝的形式完成,由基本軌+尖軌組件、可動心軌叉心組件、配軌、墊板及連接組件、岔枕、轉換設備等組成。
3.1裝卸與運輸
道岔組件由廠家運輸到施工現場,利用專用吊具按照組件吊點布置要求進行裝卸。
3.1.1吊點布置
3.1.1.1無砟18號道岔可動心軌轍叉
3.1.1.2導軌(膠接絕緣軌)組件
用槽鋼打捆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鋼軌吊卸過程中的翻轉。當起吊超過25m鋼軌時起吊點間距不得大于5m,起吊點距端頭距離不大于4m。
3.1.1.3基本軌尖軌組件的起吊位置要求同導軌組件。
3.1.2吊卸要求
可動心軌轍叉組件起吊時,要特別注意板下枕木不要拆卸,可作為臨時存放的墊楞使用;鋼軌組件起吊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翻轉。
3.1.3單根軌件的吊卸
長度15m~25m的鋼軌件,吊點間距允許最大值為4m。單根標準斷面鋼軌吊裝時,吊點位置按下圖布置,且鋼軌端頭距離最近吊點間距不大于3m;當吊裝尖軌時,所有吊點位置向右移動1m。應采用吊帶鎖吊卸。當起吊超過25m鋼軌時起吊點間距不的大于4m,起吊點距端頭距離不大于3m。
3.2存放
道岔及部件存放場地要平整堅實,排水通暢。道岔零部件應按組分類放置,安全穩固且易于檢查及搬運,留夠運輸設備走行空間,防止雨淋,銹蝕等情況發生。
3.3交接
道岔所有組件到達現場后履行交驗手續,交驗工作在建設單位組織下由無碴道岔施工單位、道岔生產單位具體實施。交驗完成后,形成交驗記錄,簽字確認。
4、道岔組件組裝
4.1組織流程
根據道岔組件散裝發運形式,其現場組織流程如下:
施工工藝流程
4.2施工準備
施工前收集好道岔施工所需的技術文件、與道岔相關的線下工程資料,做好現場調查。施工人員經過培訓,特殊崗位持證上崗。對線下工程施工質量、無碴軌道精測網、沉降變形觀測與評估事項進行檢查和確認。根據確定的施工方案,配齊施工機具設備,并做好施工便道的臨時工程建設。檢測及計量設備配置齊全,檢定有效。做好支承層驗收工作及CPⅢ交接和復測。
4.3測量定位
無砟軌道道岔測量以CPⅢ控制點為基準,根據站場設計圖進行道岔區控制樁測量,確認無誤后進行道岔樁位放樣,為了保證道岔軌排分段縱移到位,需測設的主要岔位樁為:岔前中心樁、岔心樁、轍叉前端中心樁、岔尾中心樁。
4.4岔枕鋪設
按照圖紙設計擺放道岔底座縱向鋼筋,在單根岔枕兩相應支點放置臨時支撐木楞(木楞頂面高程應低于岔枕桁架鋼筋底面10-20mm),如圖4-1。先逐根吊卸岔枕擺放到已完畢的木楞上,再調整岔枕方向,用100m鋼尺調整岔枕的600mm間距(不得以岔枕間距累積測量),然后調整岔枕水平。
4.5擺放彈性鐵墊板、扣件
墊板擺放順序:彈性鐵墊板---緩沖調距塊—軌下橡膠墊板—蓋板—岔枕螺栓(含彈墊)---螺栓預緊。
注意:根據墊板與岔枕的對應位置,將軌下橡膠墊板擺放到岔枕上,擺放時注意1:40較低一側朝向軌道中心。緩沖調距塊薄的一側朝向線路中心。依次安裝T型螺栓、平墊圈、螺母和Ⅱ型彈條,彈條的緊固以三點接觸為準。如圖4-2。
圖4-1臨時支撐木楞圖4-2墊板及扣件組裝圖
4.6擺放尖軌與基本軌組件、轍叉組件
4.6.1直基本軌與曲尖軌定位
在基本軌前端4mm處的支承層表面用記號筆畫一條細線,基本軌就位時,該線與基本軌前段對正,然后按軌縫8mm從前到后依次調整,調整完后用100m鋼卷尺復查全長69m±10mm。
4.6.2曲基本軌與直尖軌定位
用方正尺檢查并調整直曲基本軌端頭方正差(即直曲基本軌前端面在同一平面內)。然后按8mm軌縫從前到后依次調整,調整完后用100m鋼卷尺復查全長69m±10mm。用支距尺以直股工作邊為基礎,用卷尺測量方正尺距鋼軌端頭的距離。然后看其差值,方正差不能超過1mm,若超差可竄動基本軌。按照下圖調整兩基本軌工作邊的距離,基本軌后的鋼軌可暫不調整。
4.6.3尖軌跟端支距控制
分別在尖軌跟端里側和外側安裝軌距塊,并按照圖紙要求調整各處支距。
4.6.4鋪設轍叉組件
轍叉組件的墊板位置及方向在道岔制造廠內已經調好,沒有特殊情況應以轍叉組件墊板確定岔枕位置及間隔。
4.7其他鋼軌組件安裝
轉轍器及轍叉就位后,分別擺放直股鋼軌、曲股鋼軌件、安裝護軌及臨時連接鋼軌。
待道岔鋪設完畢后分別檢查岔前、岔后里程(允許偏差小于5mm),預留軌縫(允許偏差2mm),道岔全長(允許偏差5mm)。所有鋼軌件、墊板件安裝檢查好以后,進行轉轍器防跳限位裝置和輥輪的安裝。
4.8豎向支撐螺桿安裝和高程調整
在每根岔枕預留支撐螺桿孔處安裝豎向支撐螺桿,豎向螺桿應加工成尖狀或打磨成圓頭,每根螺桿端部應放置中央設有凹槽的5cm×5cm×3mm鋼板,以防止螺絲穿透到支承層混凝土內,如圖4-3。安裝前,應潤滑豎向支撐螺桿。通過調整豎向支撐螺桿高度調整軌枕的豎向位置,進而實現鋼軌上下位置的調整,使得道岔水平符合要求。
圖4-3豎向支撐螺桿圖4-4側向調節地錨
4.9側向調節地錨安裝
每兩根岔枕兩端(轍叉部分加密)安裝側向調節地錨,如圖4-4。地錨鋼筋采用HRB335φ32螺紋鋼,植入支承層長度不小于25cm,側向調整采用M16螺桿并與桁架鋼筋焊接。通過調整地錨M16螺桿位置調整軌枕平面位置,進而實現鋼軌左右位置的調整。
4.10粗調、鋼筋綁扎
利用軌檢小車,按照客運專線道岔暫行技術條件和18號道岔鋪設手冊的要求通過調節地錨和豎向支撐螺桿、調整或更換扣件零部件進行軌向、軌距、支距、高低、水平、密貼和間隙的調整,將道岔水平方向、高程調到2mm誤差范圍內。道岔前、后至少35m正線軌道與道岔一同進行檢查、調整。渡線兩組道岔一起進行檢查、調整。
粗調結束后按照圖紙要求綁扎底層、上層鋼筋,除接地鋼筋外,其他所有鋼筋節點(縱向、橫向、架立鋼筋及軌枕桁架鋼筋)均采用絕緣卡進行絕緣,道床板混凝土灌注前應進行絕緣檢測,非接地鋼筋中任意兩根鋼筋的電阻值不小于2MΩ,合格后方可立模,立模前確保支承層混凝土表面無異物。如圖4-5,4-6。
圖4-5清理雜物圖4-6立模
4.11初步精調
利用軌道精調小車配合全站儀測量軌道的高低、軌向、水平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精確。精調時,根據精調設備顯示的讀數,緩慢的旋擰豎向支撐螺桿和地錨,使道岔的軌道幾何位置和幾何形位均滿足無砟軌道的技術標準,然后采取加固措施,進行定位,防止道岔軌道結構發生位移。如圖4-7。
4.12轉換設備預安裝及工電聯調
驗證道岔鋪設狀態—安裝鎖閉裝置—安裝安裝裝置及轉轍機—安裝密貼檢查器---轉換設備調試---轉換設備檢查。安裝結束后檢查道岔轉換過程中確保鎖鉤動作平穩,與鎖閉鐵結合良好,無別勁、卡阻現象。檢查道岔幾何狀態和空間位置滿足技術條件要求。
4.13拆除轉換設備
轉換設備拆除后按要求存放,同時做好防護。
4.14檢查、二次精調、固定
對彈條螺栓、岔枕螺栓、限位器螺栓、翼軌間間隔鐵螺栓、長短心軌間隔鐵螺栓按設計要求復緊。采用軌檢小車二次檢測道岔方向、高低、水平、軌距等幾何行位指標,根據軌檢小車檢測數據精確調整,合格后采集數據出具報表。
4.15混凝土澆筑、拆除支撐系統、養生
4.15.1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之前必須對道岔部件進行有效防護,并對岔枕與混凝土結合面進行充分濕潤。如圖4-6。
圖4-5軌檢小車粗調圖4-6濕潤岔枕
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得超過30℃,澆筑過程中氣溫差不得超過15℃。渡線兩組道岔從中間向兩端同時澆筑,道岔前、后至少35m正線軌道與道岔一次澆筑。澆筑后及時拆除包裹扣件塑料袋及鋼軌彩條布,用干凈的水清洗岔枕和鋼軌上殘留混凝土。如圖4-7,4-8。
道床板表面應按設計坡度壓實抹平,防止表面積水。
4.15.2拆除支撐系統
混凝土初凝后,及時旋松豎向支撐螺桿一圈。待混凝土終凝后,拆除豎向支撐螺桿,遺留孔洞用無收縮混凝土填充,填充前應清孔,確保孔內無雜物、無積水。
4.15.3養生
混凝土表面鋪蓋土工布,避免陽光直射或與大氣直接接觸并需灑水養生。如圖4-9。
混
圖4-7混凝土澆筑圖4-8澆筑后及時清理殘留混凝土
圖4-9混凝土養生
4.16焊聯道岔
首先焊接岔區內部鋼軌接頭,焊接順序如下:
道岔岔區內部鋼軌接頭的焊接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進行,道岔與相鄰無縫線路的焊接鎖定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擋軌溫在鎖定軌溫范圍,松開道岔前后各100mm范圍內鋼軌扣件并支墊滾筒使鋼軌處于自由狀態,直接焊接道岔前后的6個接頭。
4.17安裝轉換設備、工電聯調。
4.18檢查、調整
4.18.1檢測工具及指標:
表4.18.1.1道岔幾何狀態檢測表
序號指標允許偏差檢測方法備注
1軌距±1mm道尺、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
2軌距變化率1.5‰
3水平±1mm道尺、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三角坑
4水平變化率2mm/2.5m
5軌向(短波)2mm/30m弦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
2mm/10m弦弦線
6軌向(長波)10mm/300m弦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
7高低(短波)2mm/30m弦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
2mm/10m弦弦線
8高低(長波)10mm/300m弦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
9軌底外側與軌距塊縫隙0.5mm塞尺
10軌枕擋肩與軌距塊縫隙0.3mm塞尺
11扣件扭力矩180-250N*M測力扳手設計
12彈條中部與擋座間縫隙0.5mm塞尺
13焊縫頂面0~+0.2mm1m平直尺及塞尺
工作邊0~-0.2mm1m平直尺及塞尺
圓弧面0~-0.2mm1m平直尺及塞尺
軌底焊筋0~+0.5mm1m平直尺及塞尺
表4.18.1.2檢測工具表
序號名稱用途
1軌道激活狀態測量儀軌距、方向、水平、高低,中線偏位、高程
2軌距尺軌距、查照間隔、水平
3支距尺支距
4方尺道岔始端鋼軌對齊、岔枕垂直度
5100m長鋼卷尺道岔全長、岔枕間距
6卷尺局部長度、距離測量
7塞尺軌頭密貼、軌底與臺板密貼、頂鐵縫隙
8游標卡尺間距測量、局部尺寸測量
9水平儀高低測量
101m平尺軌頂、工作邊直線度、平直度測量
112m平尺軌頂、工作邊直線度、平直度測量,主要用于調整,心軌尖端抗線測量
12繃線器岔枕縱向對齊,工作邊方向,軌頂高低,岔枕高低,直線度
13磁力拉環
14彈簧秤配合測量道岔全長、鋼軌長度
4.18.2調整方法和調整順序
按“先方向,后水平;先直股,后曲股;先整體,后局部”的原則,采用軌檢小車和全站儀對道岔幾何狀態、平面位置進行檢查確認,對不符合要求的項點進行調整。根據更換軌距塊或緩沖調距塊,實現鋼軌方向的調整;通過更換調高墊板的厚度調整鋼軌標高;通過增減頂鐵調整片,調整尖軌、心軌頂鐵間隙,并同時與調整軌距、支距相結合,確保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可動心軌在軌頭切削范圍內應分別于兩翼軌密貼,開通側股時,叉跟尖軌尖端與短心軌密貼。結合道岔高低、水平的調整,使尖軌或可動心軌軌底應與臺板間隙不超標。調整限位器位置使兩側的間隙值對稱均勻并滿足技術要求。
5、注意事項
5.1施工前準備與鋪設道岔類型相匹配的施工機具,包括道岔部件和軌排的組裝、運輸設備,現場移位機具,鋼軌焊接設備,軌道檢查車和配套的測量系統。
5.2嚴格按照道岔部件的技術要求吊裝、運輸、存儲道岔鋼軌組件和零部件,防止產生變形或損壞。
5.3無碴道岔的施工和有碴道岔施工不同,一經澆筑混凝土即完成定位,出現位置不準確等問題很難調整,因此要準確測設道岔位置并布設控制樁,道岔嚴格按控制樁鋪設就位。
5.4無碴道岔的精調和固定采用道岔側向/豎向支撐調整系統實現,該系統包括側向支撐調整裝置和長岔枕區域豎向輔助支撐調整裝置。以上裝置同道岔區專用測量系統配合使用,完成無碴道岔的精調和固定。無碴道岔最后的鋪設精度決定于支撐設備的調整能力和穩固性。
5.5道岔位置和內部尺寸調整時,應以直股鋼軌為基準調整其他鋼軌的件的位置及相關尺寸。
5.6道岔接頭焊接和打磨工作量大,技術要求高,要高度重視。
5.7澆筑砼后進行道岔開通前的精調,在精調過程中通過調高、調距彌補道岔施工中出現的幾何狀態超限等問題。
5.8無碴道岔軌距、高低、水平的調整要通過使用不同規格的調距和調高墊板來實現,鋪設前要多準備調整配件。
5.9道岔施工完成后,用鉤鎖器固定尖軌,直向限速通過,側向使用道岔前須按相關程序協商,征得施工單位同意,并做好相關限速標志和防護工作,禁止在岔區起停。
5.10設置專人看護,防止道岔部件、扣件、電務設備等丟失或破壞,按有關要求進行涂油和扣件復擰等工作。
6、結束語
道岔是線路的薄弱環節,直接制約著列車運行速度,嚴格按照標準組織施工和檢查是成功鋪設的必要途徑和關鍵所在,通過京滬高鐵定遠站道岔工程的成功實踐,高速鐵路道岔施工技術日臻成熟,可作為同類工程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梁柏成,常素良.整體道床施工技術[J].鐵道建筑,2003(增刊):20-22.
[2]鄒小魁,朱東方.可動新貴轍叉咽喉處結構優化對長心軌強度的影響[J].鐵道標準設計.2011年04期
[3]王平,劉學毅,陳嶸.我國高速鐵路道岔技術的研究發展[J].高速鐵路技術.2010年02期
文章標題:交通運輸論文高速公路施工方向論文范文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809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