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產科學論文特別推薦
根瘤菌是一類與農業生產關系甚為密切的革蘭氏陰性桿狀細菌。它們與豆科植物共生,通過侵染豆科植物根部或莖部形成根瘤和少數莖瘤,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進而轉化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優質氮素——谷...【閱讀全文】
簡化種煙勞動工序、降低種煙勞動強度和成本、提高種煙效益是我國煙葉種植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面臨的重大問題。不同的壟作技術和覆蓋方式能影響土壤水分、溫度等環境條件和煙葉的產量、質量[1-5];雙行凹...【閱讀全文】
長期大量施用單一元素肥料,不僅肥效差,而且易造成環境污染,導致環境經濟效益變差,因此需注重復合肥的施用。然而養分配比不當,氮、磷、鉀比例失調,同樣肥效差、經濟效益也不高。生產適用于不同作物和地區且...【閱讀全文】
湖北省是中國的產棉大省,面積和產量僅次于新疆、山東、河南、河北,排在全國第五位,居長江流域棉區之首[1]。江漢平原棉花(GossypiumhirsutumL.)常年種植面積約2.8萬hm2,占湖北省棉花種植總面積的70%左右[2]...【閱讀全文】
洋蔥(AlliumcepaL.)也稱圓蔥,為百合科蔥屬2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胃、消食、平肝、潤腸、利尿、發汗的功能。洋蔥含有揮發油、硫化物、類黃酮、甾體皂苷類和前列腺素類等化學成分,具有抗癌、抗血小板聚集、抗血...【閱讀全文】
高產、優質、多抗、廣適是目前玉米(ZeamaysL.)育種的方向和基本要求[1]。隨著國內外畜牧業的發展和玉米加工業的不斷壯大,對玉米產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國外玉米品種不斷涌入中國市場,有代表性...【閱讀全文】
自1973年石明松[1,2]發現水稻(OryzasativaL.)兩用核不育系農墾58S至今,兩系雜交稻的應用面積逐年擴大,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3,4]。但作為兩系發源地的湖北省卻在兩系雜交稻特別是水稻兩用核不育系...【閱讀全文】
直播和育秧移栽是水稻(OryzasativaL.)在育插秧環節兩種主要方式。水稻直播省去育秧、拔秧、運秧和移栽等多道工序,省工節本,能大幅度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中國現有直播模式主要是人工撒播,但該模式存...【閱讀全文】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過耕作栽培措施使收割后稻樁上的腋芽迅速生長成苗,進而抽穗、灌漿結實,再收獲一季的稻作類型。早在1700多年前,我國就有關于再生稻栽培的記載[1],但在很長的時期內基本上是小面...【閱讀全文】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它為全球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食物來源。隨著世界可耕地面積日益減少,人口急劇膨脹,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培育高產優質的水稻品種,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是有效解決人口和糧...【閱讀全文】
基因組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和傳遞者,其中基因是基因組中編碼蛋白質的序列,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對應了生物體生長和發育的不同階段,揭示了生命活動的內在機理。在農作物育種中,對決定其重要農藝性狀的功能基...【閱讀全文】
連作是指在同一地塊上連續兩茬以上種植同一種作物或同一科作物;作物連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也會使植株長勢變弱,產量和品質下降,這種現象被稱為連作障礙[1]。連作問題在農業生產中普遍存在,可...【閱讀全文】
作物生產科學論文熱文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