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19 13:59 熱度:
今后的研究中可結合頸椎病的中醫分型,探索辨證刮痧的方法,并將刮痧干預頸椎病中刮痧工具、經絡的選擇、刮痧的時間、手法、間隔天數及療程的長短、干預效果的評定標準等進行規范化、標準化,使刮痧作為一項傳統的中醫技能的優勢得到發揮。
《新中醫》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中國中醫藥核心期刊,并為國內外權威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群、醫藥學文摘列為重點長期收錄刊物。榮獲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連續多次在國家期刊評比中獲得優秀期刊獎。
刮痧與其他方法結合干預頸椎病頸椎病的非手術干預方法還包括:針灸、牽引、制動法、理療(包括離子導入、超短波、短波、石蠟療法等)、推拿按摩、穴位封閉、家庭療法、藥物等,在臨床也常與刮痧結合,形成二聯甚至三聯療法,療效明顯。王澤林等[18]以針刺配合刮痧干預頸椎病,總有效率達98.4%。
林秋芳[7]以經絡刮痧配合灸法,對頸型頸椎病患者實施干預,總有效率達93.3%,且無不良反應。王耀等[19]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眩暈癥狀采用刮痧結合刺絡方法進行干預,刮痧后在淤斑處輕刺放血,結果發現患者雙側椎動脈血流流速增效十分顯著,認為刮痧刺絡可有效提高椎動脈血液供應能力,預防眩暈發生。張計臣[20]、楊玲等[21]、張冬梅等[16]的研究結果類似。在針刺和刮痧的基礎上,有研究者又分別加入了推拿、中藥靜滴、牽引、醋離子導入等形成三聯療法對頸椎病實施干預,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且認為刮痧療法使得干預效果更為顯著[6,8-9,12]。
還有研究者用刮痧配合推拿[13]、手法復位[10]、自擬中藥內服[17]、膏藥[22]、穴位敷貼[11]、穴位注射[23]等干預頸椎病,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項臨床研究表明,目前刮痧主要用于頸型、椎動脈型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干預,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且可以與多種中醫的非手術干預方法聯合使用,增強療效。
刮痧干預頸椎病的效果評價
評價臨床癥狀改善的效果耿慧萍[5]對25例頸型頸椎病患者采用刮痧方法進行干預,結果顯示刮痧對緩解頸椎病的癥狀效果更好。神經根型頸椎病可有頸項肩背部疼痛麻木,并向上肢或手指放射。馮麗梅[6]用刮痧與針灸推拿結合對86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進行干預,結果治愈61例,有效2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達96.7%。
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以眩暈感為主,馬桂敏等[24]研究發現,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刮痧后的椎動脈阻力指數可得到明顯的改善,認為刮痧可有效緩解椎動脈痙攣、緩解眩暈、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已有的文獻中,刮痧干預的頸椎病類型主要是頸型、神經根型和椎動脈型3種,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文獻中均未進行中醫癥候分型,而實際臨床患者往往不是單一的癥型,還需要進一步結合中醫分型方法探索是否可用刮痧進行干預。評價標準目前,尚無針對刮痧的專業評價工具,現有的評價標準主要圍繞頸椎病臨床癥狀體征的改善,包括以下3方面。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的療效評價標準臨床控制:原有癥狀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頸、肩、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顯效:頸部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平時無癥狀,勞累時有輕度癥狀,臨床檢查接近正常范圍,不影響工作,疼痛程度改善一個等級以上或視覺模擬評分法減少3cm以上;有效:頸部疼痛等癥狀減輕,部分影響工作;無效:頸部疼痛等癥狀不減輕或加重,臨床檢查無變化[25]。《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的評價標準頸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頸椎壓痛和頸部活動度的改善情況等。癥狀體征從輕到重分值為0~3分,按照觀察項目填寫治療前后積分并計算積分值(積分值=[(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積分值減少≥95%為痊愈;減少≥70%且<95%為顯效;減少≥30%且<70%為有效;減少<30%為無效[26]。《第2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2]
制定的評價標準優: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頸部功能正常,恢復正常工作生活;良: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過勞后出現頸部不適感和頸痛,肢體有輕微癥狀,能堅持工作;好轉:臨床癥狀部分改善,體征明顯緩解,過勞后頸肩部疼痛,仍須進行治療;無效:連續治療3個療程后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變化。當前的各種評價標準適用性較廣,但針對性不足,不能夠準確地評價刮痧對于頸椎病的干預效果,還亟待進一步的研究。
其他評價指標部分研究者將電生理檢查指標應用于頸椎病的療效評價。王耀等[19]采用刮痧結合刺絡放血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眩暈,以經顱多普勒檢查的椎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Vp)和舒張末期流速(Vd)作為觀察指標,結果顯示兩者均明顯上升,認為刮痧能刺激頸部血管神經和擴張血管,增大椎動脈血流速度,從而改善缺血,治療和預防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眩暈。
馬桂敏等[24]采用刮痧療法干預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觀察彩色超聲多普勒椎動脈阻力指數檢查結果,結果顯示椎動脈阻力指數明顯降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采用電生理檢查指標可以客觀反映刮痧干預頸椎病的效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結合動物實驗探索刮痧的作用機理。
展望
綜上所述,刮痧干預頸椎病的類型主要是頸型、神經根型和椎動脈型3種,可有效解除疼痛和眩暈等癥狀,緩解肌肉緊張,改善頸部功能,無不良反應報道,且方便易行,充分顯示出了其優勢。臨床較少單獨使用刮痧,而是多與針灸、推拿、藥物等療法進行綜合干預,刮痧部位以病變處經絡及其腧穴為主,根據病情需要可配穴刮痧。
中醫強調辨證施護,但所查文獻中沒有將患者的病情進行中醫癥候的分型,在刮痧時沒有說明補法、瀉法、平補平瀉的區別使用,且刮痧的時間、療程長短都沒有規范。頸椎病患者往往具有明顯的不適,頸部疼痛是最主要的癥狀之一,頸部的生理功能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還常常伴隨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27-30],導致生活質量下降[31]。現有的效果評價只關注癥狀體征的改善,忽略了患者的精神心理和社會功能等方面的變化,不能全面地評價刮痧干預頸椎病的療效。
文章標題:刮痧干預頸椎病的現況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3240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