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9 08:24 熱度:
[摘要]通過對居住區規劃與設計的剖析,歸納出居住區規劃與設計的特點及方法,從而展望其發展路向,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關健詞]居住區、建筑、規劃、設計、發展
目前,隨著社會的開放改革,經濟的騰飛,人口涌入城市及市場經濟的洪流推動下,原有的城市建設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于是很多小型城市目前正在大規模地進行改建,但著眼點仍停留于城市的主干道規劃,對于居住區規劃的重要性迄今還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人甚至認為不過是排排房子,算算指標,配上住宅通用圖而已。其實要做好一個居住區規劃很不容易。它關系到成千上萬人的生活活動,國家投資的有效、合理的利用,以及創造出一個方便、安靜、安全、舒適的良好居住生活環境。它比設計一幢單體建筑復雜得多,意義大得多。而且它要求建筑師在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去開展創作工作。
怎樣做好居住區規劃呢?首先,要有嚴密的構思。這種構思不是冥想,也不能憑靈感,而是結合居住區的性質、對象、地點、環境和規劃要求做深入細致的分析。要“設身處地、身臨其境”—假設你居住在這個居住區,你是怎樣生活呢?
其次,是要有全面的綜合,不要簡單孤立地考慮問題,而是綜合生活的功能、交通、空間、地上、地下、區里區外,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加以融會貫通。建筑必須將居住、工作、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務和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的復雜的要求在空間和時間上相互結合起來,要求建筑師設計一種聚居地,使所有社會功能在滿足目前的需要與將來的發展之間取得平衡,設計節約能源及材料的建筑,使它與環境相協調,并有利于人體的身心健康.
第三,要利用現狀,不要簡單地“剃光頭、推梯級”,而是把原有地形、樹木和建筑物妥善加以處理,進行充分的利用和必要的改造,尤其是將起伏的地形,高大的樹木和永久性的建筑巧妙地組織在規劃里,使之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建筑的規劃與設計中,首先要注意地域的生態環境。居住地的建設離不開土地,它與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關。在建筑規劃設計中要充分注意防止污染,保護環境,防止見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樹就砍,使青山綠水不斷地遭到破壞;并要注意防止空氣和水域的污染,在城市里建筑的規劃與設計應當把爭取自然通風,凈化空氣,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聲,改善環境的溫度、濕度狀況等要求擺在重要的位置上。
第四,要考慮周圍環境,不要獨善其身,而要把居住區當成城市的一個組織部分。要照顧到左鄰右里、周圍干道,并把它放在城市總體環境中加以考慮、推敲。居住區與城市如同細胞與肌體的關系,居住區的生存依賴于城市的發展,同時居住區是城市基本的空間組成要素之一,不僅居住區的布局和規模是城市空間結構的重要決定因素,而且居住區居住生活從內容上也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和興衰,因此,居住區與城市之間存在著相互交融,相互支撐的關系。
第五,要有經濟的觀點,節約利用每一寸土地,節省每一分投資,節約能源消耗,節省經常費用。要使居民活動最方便、效率最高、節省全體居民的時間和精力。在住宅小區規劃中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日照偏角等條件,在滿足容積率要求的前提下,設計足夠的日照間距,大力提倡太陽能的利用,如采暖、熱水等,可以有效節約大量的能源。在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一般很少強調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利用,主觀上加強雨水的利用和生活污水的重復利用可以有效地節約水資源,;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增加中水處理設施及用地,使部分生活用水經處理后可以重復使用。
根據以上這些原則,建筑師應著眼于下列幾個主要方面進行居住區環境設計。
一.組織生活
人的生活是居住區最基本的活動,人的一天大多數時間均在居住區渡過,所以首先要研究人的活動規律,作為規劃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明確人流的主要方向,從而確定居住區的主入口位置,避免人流交叉,重復,迂迴等問題出現,從而確定區內商業、文娛及配套設施(供水、供電、供氣、垃圾、管理、保安等)的位置。在建筑的規劃與設計中,首先要創造適應社會生活形態發展變化的環境.現代建筑可現提供舒適、安全、寧靜、衛生和便利的環境,要求設計能符合居住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
二.組織功能
凡是建筑物均具備其自身的功能,規劃時要聯系到人們的活動規律,逐項地進行細致的分析,要真正組織好建筑物的功能,就必須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抓住兩個主要環節:
第一是對居民最方便。在平面布置階段,充分考慮人們的社交需求,構建有序的交通流向,創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環境。采用豐富多樣的規劃手法,結合各地氣候、地理、文化特點設立相對豐富的休息、活動空間,做到夏天有夏天的去處,冬天有冬天的空間,合理引導人們的交往意向,以住宅組團為基本單位,建設良好的鄰里關系模式。在建設好住宅組團的鄰里模式的基礎上,再以住宅組團~住宅小區~居住區為順序,構建小型社會的鄰里關系。盡最大可能創造這種可能性,使人們雖然居住在單元式住宅中,卻能享受傳統的鄰里關系,在新的居住模式下,延續和發展我國傳統的居住文化。
第二是各項輔助功能均為最經濟合理。布置商業、服務性設施。建筑造型應美觀大方,色彩應豐富協調,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要體現本小區的特色,給居民以自豪感。方便生活,在環境設計中應為他們安排專用的兒童游戲場和老人活動場地,在其它活動場地內也應為他們多考慮。大型兒童游戲場應該在小區中心,一般根據小區的規模安排大小及各種項目。在小區環境設計中還應為老年及殘疾人安排活動場地,小區中心可結合空地供他們晨練使用。環境設計中應考慮無障礙設計,以體現社會對老年及殘疾人的關懷,組團環境設計中也應考慮方便老年及兒童活動使用。
三.組織交通
道路系統是居住區的骨架,形成了居住區布局的結構,在組織交通時要注意研究三個主要問題,第一,分清主次,根據交通流量來確定道路的主次等級和寬度,交通流量由集中到分散,由大到小,形成網絡。第二,明確功能分布,對居住區交通組織來說,除了解決人行和車行順利通過外,重要的是保證居民的安全和安靜。考慮到在不遠的將來,私人小汽車進入家庭,因此最好能設計為人車分道,但絕不能讓城市交通車輛穿過小區,在某些公共活動中心,應考慮步行街及無障礙設計。第三,是縮短行程。要用最短的距離到達目的地,這是道路系統布置的一個重要原則。合理的道路布置不但可節約用地、縮短地下管線,而且道路的功能會更為合理。
四.組織空間
作為建筑師還應具備組織空間環境的能力,隨著居民生活的不斷豐富和多樣化,行列式的住宅空間布局形式應予以改變。因為人們不能滿足于僅僅是室內有日照的最基本要求。人們希望室內空氣流通,夏季有穿堂風,人們還希望可以享受新鮮空氣和良好的環境和美的享受,包括視覺感觀要求,就是說要有良好的空間感受,高低結合,疏密有致,要運用對景,遮景及借景等造景手法。在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整體理念上建筑師在最初就有一個整體的設想和綜合考慮經濟,技術等可行性,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的城市和建筑營建中,規劃-建筑-園林三位一體的理念使得中國城市體現出一種憾人至深的整體性,至今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這種整體性持久不衰的魅力。在今天的城市建設和建筑建設中,我們更應當有一種整體性的居住小區規劃概念以此創造出良好的城市空間環境。
五.組織綠化
居住區綠化與城市綠化異曲同工,而且居住區綠化是城市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居民提供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搞好綠化十分重要,組織居住區綠化時,要考慮到結合功能來布置,要因地制宜,活潑多樣,要相互聯系形成系統,形成點、線、面系統,當地點允許時應在居住區內設綠化休憩場所形成居住區內的公園,以解決一向以來的單調乏味的居住區結構。
綜上所述,得出的結論就是,作為建筑師,我們應該為自己及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為我們的國家邁向城市化,盡一個建筑師的職責和義務。居住社區呈現出的多樣化需求,建筑工作者應整合社會平衡發展與文化繼承創新的目標,把居住區規劃設計從被動地服從市場,作委曲求全的妥協,轉變為主動的引導市場開發,合情、合理、合法地貫徹規劃思想,體現“人本”目標內涵。達成居住社區的社會整合發展,將是居住社區規劃不容輕視的一大課題。
文章標題: 淺談居住區規劃與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01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