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23 08:20 熱度:
摘要:所謂生態建筑,即用生態學的理論指導建筑設計。它將建筑作為一個有生命的機體,其自身要形成一個與自然生態相平衡的良性循環體系。它將建筑視為一個生態系統,通過設計、組織建筑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態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筑生態系統內部有序地循環利用,獲得一種高效、低耗、少廢、少污、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
關鍵詞:生態建筑;建筑設計;設計準則;可持續發展
1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生態現象
當今社會中,許多和生態有關的名詞正在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諸如綠色蔬菜、綠色飲料、綠色服裝、綠色地板、綠色油漆、綠色建筑、生態小區等等,真是比比皆是、無奇不有。以至于人們在這詞語的轟擊下已經變得非常麻木,已經不再關注那些所謂新鮮名詞了。所以對其是否真正“生態”、真正“綠色”已經沒有多少人究其根本了,于是生態與綠色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廣告詞。
那么,什么是“生態”、什么是“綠色”?其實生態與綠色就是源于自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創造一種有機和諧的狀態,與自然界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它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能源的不斷枯竭、物種的大量消失、人口的不斷增長等之間的矛盾而被提出的,在這樣歷史背景下提出了“生態觀”、“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2建筑中的“生態觀”
提到建筑中的生態,就不能不提起北方的農村平房,首先它提供給我們親切地與天地交融的空間,你可以坐在小院的葡萄架下看看天上的繁星,使你一天的疲勞頓時消失得一干二凈,此時只有人與天空,人與自然的相互交融,“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的愜意。這是你在高高的擁擠的封閉的公寓樓里所無法體會到的,此時這里是天堂而那里是牢房,你的心情在這里可以充分的放松,你可以充分的體會到家的概念:
它是一個窩,一個甜蜜的窩,平房宜人的小院、封閉的圍墻非常適合北方風沙大的特點,圍合的墻面將外面的風沙遮擋,這又是我們在公寓樓中難以實現的;由于采用院落式布局的隔聲效果非常的好。一家挨著一家創造了合理的鄰里關系,達到人們心態的平和而這些都是生態的基礎。民宅的內部由于合理的空間布局,空氣流通,在室內設計通風口來解決夏季較熱的問題,簡稱室內土空調,夏季通風口的打開,室內頓覺涼快,只需在設計時在室內加風管道,既省錢又涼快,同時又避免了空調給人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人們長期生活在有空調的房子會得病。由于人們大量的使用空調造成室外環境的惡化,地球的氣溫變暖,生態變得惡化,高科技并不代表高質量的生活。在室外每家每戶還有地窖,它是一個天然的冰箱,這難道不是生態和綠色的表現嗎?除此之外雖然房舉架不高,但是室溫也不高,除了采用對流風,室內使用通風口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屋頂的建筑材料使用了當地盛產的干葦席或笤巴作為主要的建材,在上部鋪設泥土達到很好的隔熱保溫效果。
和美的小院、迷人的天空、陣陣的花香、這些難道不是天堂嗎?再看看我們現在的諸多建筑,有一些建筑是為了追求所謂的形式美、地標性,置建筑的基本功能和人們的基本需求于不顧,雖然在設計標書中大寫特寫自己的建筑是綠色的建筑。可他的建筑中有哪些體現出綠色體現出生態?難道僅僅使用了所謂的綠色涂料、綠色的建材、綠色的油漆,這個建筑就變成綠色了嗎?
當前的很多建筑在追求所謂的時髦,不分地點、不分場合、廣泛而大量的使用玻璃幕墻,引以為美,可意義何在呢?某處的教學樓大量的使用了玻璃幕,以至于每天上午同學們都被陽光曬得頭昏腦脹,不得不掛窗簾,于是白天掛著窗簾室內點著燈,冬天我們就像生活在冰箱里一樣,夏天由于開窗面積較小熱得像火爐,生活在這樣的空間里可真是受罪,怎能談得上是一個好建筑呢?花了那么多物力財力卻找罪受,我們的建筑師真應該好好的思考一下了。在設計時真應該考慮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生態、什么是真正的綠色,我們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趕時髦,求花樣,我們是在為人類創造良好的生活空間。
建筑界在生態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觀念提出時也不甘落后,許多的建筑師和有智之士就開始了生態建筑的探討,但是歸根到底主要是在兩方面有了改變,首先在建筑材料的改變,使用新型節能的建筑材料,如用空心磚以及砌塊代替傳統的粘土磚,通過這種方式達到節約土地能源,在建筑外墻采用保溫系統等。其次是在建筑設計方面的改變,許多設計師給與了許多的關注和嘗試,引入綠化將室內與室外環境加以溝通和對話,將綠色引入屋頂,解決頂層建筑較熱的問題,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或太陽能光電板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中水的利用等等,做出較大進展。許多城市把量大面廣的住宅工程項目作為建筑節能的試點,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示范小區,帶動新建住宅提高“四節”水平。主要抓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新建工廠、學校、醫院、酒店等公共建筑,要強制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施工圖審查時,考慮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開發區內要使用太陽能照明路燈,以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
3生態建筑中的設計準則
生態建筑設計是將建筑這一人工物置于自然環境之中,組建建筑與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應充分考慮其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和影響,以及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物質能量的交換。生態學發展最快、最廣泛的領域就是與人相關的領域,與人類設計活動關系比較密切的應該是人類生態學、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學等,這些新的學科發展之快,種類之多,實在是讓人目不暇接,無從下手。
其實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人與環境”的關系。首先,從宏觀角度考慮,設計活動對自然環境起著或多或少的干擾作用,人類已經認識到其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到了威脅自身發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
其次,從微觀角度講,設計活動對人類的生活工作休息環境影響極大,有時甚至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一件家具、一種建筑戶型、一個居民小區的室外環境設計的好壞,都對某一個人、某一個家庭或某一個小區的所有居民產生著根本的影響。有時可以決定一生的生活環境和質量的高低。現在“生態設計”的原則是有以下幾點:
3.1尊重自然的原則
建立正確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盡量減少對原始自然環境的變動;
3.2整體優先的原則
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一時性的利益必須服從長遠的持續性利益;
3.3經濟性原則
對能源的高效利用,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環利用,減少各種資源的浪費,提倡“4R”原則,即減少使用、回收、重復利用和使用可再生資源;
3.4鄉土化原則
延續地方文化和民俗,充分利用當地材料結合地區氣候地形地貌;
3.5安全性原則
住區環境設計不僅要保證居民日常生活安全,還要考慮突發情況下的安全。如:火災、地震、洪水等,因此要有防災設施和避難場所;
3.6方便性原則
住區環境對居民提供的方便性服務主要體現在住區的內外交通、內外系統關系、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和服務方式的便利程序上;
3.7舒適性原則
一般應當保證居住區環境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無污染,安靜無噪聲,寬闊的綠地和活動空間等;
3.8過程性原則
住區環境生態系統是不斷變動的,在環境生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種變動性,充分考慮適應環境不斷變動的環境管理問題。這8個原則主要是針對室外環境而言的。
可見作為一名設計師不僅要對本專業綜合全面的了解,而且應該在相關學科專家的協助下,全面地了解與研究項目有關的內容,進行“融貫”的設計,這應該是作為一名設計師的基本要求。
當然室內裝飾材料不使用有毒材料,而且在正常規范都考慮的基礎上,設計師還應該增加自然通風和采光,減少能源的浪費,設計要結合環境,環境也要結合設計。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從地球、氣候、能源到人的健康以至具體的工作方法和技術等。環境和“生態”都成了可大可小的概念,關鍵是如何界定。
4結束語
生態建筑的最終是要回歸自然,我們著眼的不只是一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而是全球生態系統的穩定、協調和平衡。“生態平衡”的意識應該始終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這種全球環境的意識是最重要的。而要做到這一點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對待建筑上的“生態”與“綠色”源于我們對待生活的“生態觀”與“綠色觀”,它是一種看待生活的態度和對待生活的方式。
它體現了我們的成熟與進步、體現了民族整體的素質和新發展。“生態的建筑”源于“綠色的生活”。作為一名設計師,最終的目的就是腳踏實地地去解決,至少要減輕人的活動對全球環境的負干擾,推動全球生態系統向穩定協調和平衡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曦.李湛東.生態設計新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2]馬克.第亞尼編注,騰守堯譯.非物質社會—后工業世界的設計、文化與技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周榕.知識經濟時代建筑角度解放與價值回歸[J].建筑學報,2000,33(1):16-191
文章標題:對建筑設計中的生態準則的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78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