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同屬性的組織過多
現今非營利體育組織舉辦的活動多數能符合體育潮流與社會認同,但非營利體育組織類型過多,同屬性的組織彼此競爭。互相競爭也表示組織使命與大方向獲得社會認同,良性競爭可為組織帶來成長,惡性競爭卻會帶來組織經營不善,甚至破壞社會大眾對于非營利體育組織的認同,影響廣泛。
綜合以上非營利體育組織面臨的問題,組織內部的理念與專職人員是直接影響到組織外在問題的主因之一,而外在資源短缺與同屬性組織過多也直接牽動到組織內部的問題,當組織面臨本身內部問題又深受外部問題牽引,實為影響組織發展的一大考驗與面臨的困境,卻也是組織一大轉折,因此,如何運用策略爭取社會資源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方向。
三如何爭取社會資源
社會資源雖為非營利體育組織的最主要來源,但現今多數組織面臨的問題多為本身內部問題而影響到外部資源,而外部資源短缺也直接刺激到組織內部工作效率的成長,因此善用行銷策略可以為組織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更可促進組織內部與外部成長;行銷組合除了行銷之外,綜合行銷工作、行銷策略分析與行銷規劃過程,提出對于非營利體育組織爭取社會資源之方法運用:
一、 傳遞組織使命與服務
傳遞組織使命與服務,教育社會大眾是非營利體育組織爭取社會資源的關鍵工作之一,倘若組織沒有服務社會大眾的應用方法時,社會大眾將難以獲得組織的相關信息,更無法認同組織運作的使命,這是組織應該永續經營的第一步。分析組織使命可建立未來發展目標,分析消費者定位可針對組織的服務對象,設計符合社會大眾的產品與活動。
二、市場分析
非營利體育組織應先針對市場需求與市場競爭來評估組織發展的方向,例如未來體育發展趨勢分析、組織服務對象的分析、社會大眾需求的分析與組織知名度分析等,都是組織應著手研究的首要工作。分析競爭者定位可與競爭對手做出市場區分,達到組織對外行銷的目的。
三、分析階段
非營利體育組織應分析組織內部優缺點與組織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組織內部分析在于使命、目標、產品、組織文化與組織優缺點,了解組織本身問題所在,才可確立發展目標確定未來政策走向;組織外部環境分析則為服務對象、市場競爭、政治、經濟、社會影響與環境變遷等,進而分析外在機會與威脅,可活絡組織并增強競爭力,SOWT分析為非營利體育組織爭取社會資源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吸引外部資源
非營利體育組織除了積極的采取新的贊助方式外,最大的考慮方式是嘗試營利的活動,透過本身組織的特性,從事賺取利潤的商業交易行為,再將獲得的利潤回歸組織來運作,這樣做一般稱為非營利組織的產業化。因此,爭取外界支持是組織的最大運作關鍵,組織可以憑借舉辦體育活動、募款活動、志愿者招募、宣傳廣告與會員制度等方式達到吸引資源的目的,組織因不同活動需求也應規劃不同行銷組合策略,落實組織達成預期的目標。非營利體育組織面對經費短缺及同屬性的組織過多,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與活動,才可讓非營利體育組織營運更臻完美。以下針對吸引外部資源提出具體做法。
(一)舉辦體育活動
提供適合市場需求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憑借活動與贊助人群建立深且廣的互動基礎,并逐漸與最佳贊助人建立長遠關系,為提升活動質量可與相關單位組成戰略聯盟。(二)募款活動
募款要成功,組織必須要有良好的領導人,要透過很多的方式獲得贊助者對組織的認同感,必須有好的募款人員說明資金運用的情況,募款要有目標、金額及進度。需要有具體的理念才能獲得贊助人的支持。
(三)志愿者召募
鎖定你想要的目標市場、做好市場定位。將行銷概念運用在召募志愿者中,首先要區分召募的對象,依主辦單位的需求分類為:一般志愿者、專家志愿者、團體志愿者。筆者認為舉辦國際賽事應征求外語系的學生擔任翻譯志愿者較好,為加強外語志愿者的能力,必須加強運動專業知識的強化。
(四)宣傳廣告
透過平面媒體做募款宣傳,這是最常運用的媒介之一,包含宣傳單、海報、報紙廣告、雜志等等。運用運動明星表達組織募款訴求,將可吸引仰慕者捐款。透過廣播、電視、網絡做公益廣告等,可以有效的提升組織知名度。
(五)會員制度
會員制度可以提供組織穩定的收入來源,這種方式是利用個人對組織的(認同感),讓會員以成為團體的一份子為榮,愿意繳交會費、年費或項目捐款作為組織募款的來源(五、執行階段
設計行銷策略優先級的執行計劃,以發展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行銷策略,方可進入正式執行階段。最后評估執行的成果,可做為未來組織修正使命、方向、目標的標準與決策的依據。
綜合以上觀點,非營利體育組織在爭取社會資源時,除了應積極運用行銷工作與分析市場狀況之外,更應積極規劃行銷策略的執行,針對組織內部之優缺點與外部的機會與威脅,評估組織整體運作方向,進而達到組織發展的最大利益。
四結論
非營利體育組織的資源大多來自社會大眾,因此爭取社會資源成為每個非營利體育組織發展的最重要目標。外來社會資源一方面提供組織賴以生存的命脈,另一方面卻也對組織的自主性產生影響,因此要爭取社會資源首先需重整組織內部專職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強組織使命與認同感,確立發展藍圖,并積極任用各界專業人才,降低人才守舊的危機;再者非營利體育組織本身也需了解外在的機會與同屬性非營利組織競爭的威脅,可以憑舉辦體育活動、募款活動、志愿者召募、宣傳廣告與會員制度等方式達到吸引外部資源之目的,才能使組織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達到組織長遠立足之目的。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